本报讯 (记者 陈坚) “咔!”一辆辆汽车瞬间变形成超级机器人,科幻电影《变形金刚》中的经典一幕,如今正在余杭南湖畔的“中国飞谷”逐渐成为现实:捕网无人机“咔嚓”切换战斗模式,多旋翼无人机群如蜂群般列队升空,清洗无人机带着喷枪化身“蜘蛛人”……30余家科技企业的飞行器冲上云霄,上演一场场空中变形秀,刷新着未来城市的天空图景。
30家企业筑巢
黑科技扎堆起飞
去年6月“中国飞谷”揭牌至今,30余家低空经济企业如候鸟般迁徙而至,涵盖飞控系统、图传平台、定位导航、低空基础设施建设、eVTOL飞行器制造、无人机反制,以及低空物流配送、巡检服务和培训教育等全产业链多维度生态场景的企业。
今年4月刚入园的星智创享,是一家致力于高空智慧清洗的初创型科技公司,通过模块化的无人机挂载清洁系统及飞行平台融合技术,实现安全“零风险”、效率“倍速级”、环保“低耗能”三重突破的高空智能清洁方案。
公司创始人温博桐说,星智创享目前已推出“IS”系列清洗无人机、“荧光”Lumos-X1飞行平台、“泽”Zenith-W1高空清洁系留挂载系统等产品,服务全国超百家建筑与能源设施客户。
首批入驻的重隼科技研发的无人机,能在空中自动锁定“黑飞”目标,发射捕网精准回收违规无人机;圣翔航空发布“移动智能起降场系统2.0”,其自主研发的全铝停机坪已应用于国防与医疗急救;同创空间技术研发的无人机盘旋于山林间,可防治松材线虫病、测绘三维地图……产业聚集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考察、接洽,表达入园意向。
“接下来,园区将重点引进行业领先的无人机整机制造商及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同时引入检验检测、适航审定、空天数据服务以及低空运营调度等公共服务平台。”阿里巴巴控股集团不动产管理部总经理杜岩松介绍道。
生态闭环
让企业“拎包创业”
作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聚集区,从去年开园至今,南湖未来科学园已经签约入驻企业135家,全部聚焦在人工智能垂域大模型、智能计算、具身机器人、未来医疗、新材料等领域。
在这里,企业不仅可申请到低空专项政策,轻松对接到数据、算法和算力方面的资源和支持,园区还提供政策、投融资等一条龙服务。如入驻企业可享受3年免租空间、最高1200万元研发补助、每年600万元飞行里程补贴等政策红利,“中国飞谷”还提供包括飞行验证、展览展示、培训比赛、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全流程综合性产业服务。在园区人才之家,由飞谷企业共建的无人机培训窗口即将开放,为低空企业提供资质开办、工商注册等全产业链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可以找到自己的上下游资源和合作资源,并轻松对接到阿里巴巴平台资源。如重隼科技研发反制AI识别系统时,园区牵线算法企业微鸿科技联合攻关;菜鸟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湖畔实验室、有鹿机器人等机构毗邻而居,让低空经济从单点突破走向协同进化。
当无人机穿梭于南湖上空,运送血液、清洗幕墙、巡检电网……测试一个又一个黑科技、新功能时,它们不仅是工具,也是城市新脉动的生动注脚——低空经济的星辰大海,正在余杭这片创新土地上孕育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