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文) 进入五月,气温不断升高,小动物也活动频繁,消防员们接到有关动物类的求助也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被毒蛇咬伤了。假期踏青出游之际,提醒大家,注意蛇出没!

过去的4月份,杭州消防已经接到160多起抓蛇类警情。去年“五一”假期里,消防员帮市民抓蛇占到了社会救助出警任务中的62%。“户外室内的都有,有的蛇还不小咧。”一位消防员说。天气转暖,大家出门郊游踏青,一定要小心这些藏起来的不速之客。尤其进山踏青、采摘野菜野果时,但请务必警惕,茂密草丛、灌木丛和潮湿石缝间,可能正潜伏着的各种蛇类。

哪些地方容易遇到蛇?

1.草丛、灌木丛:蛇类喜欢隐蔽在茂密的植被中。

2.溪边、池塘边:水源附近是蛇捕食青蛙、老鼠的常见场所。

3.山路石缝枯木堆:蛇可能藏匿在缝隙中避暑。

4.农田、果园:耕作时易惊扰到蛇类。

建议:户外活动时穿长裤、高帮鞋,避免赤脚或穿拖鞋;使用木棍“打草惊蛇”;夜间行走携带手电筒。

被蛇咬后该如何处理?牢记“三要三不要”

三要:

1.保持冷静:立即远离蛇,避免二次咬伤,记住蛇的形态(颜色、花纹),方便医生辨别毒蛇种类,尽量全身制动,尤其是受伤肢体,伤口相对保持在心脏水平以下位置。

2.去除束缚物:摘掉戒指、手镯等,避免肢体肿胀后难以取下,同时导致肢体坏死。

3.尽快就医:拨打120或就近送医,争取在2小时内获得抗蛇毒血清治疗。

三不要:

1.不要用嘴吸毒:口腔黏膜可能吸收毒素,导致中毒加重,禁忌盲目涂擦中药。

2.不要切开伤口:操作不当可能加重出血或感染。

3.不要绑扎过紧:错误结扎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仅限部分神经类毒蛇咬伤需松紧适度绑扎)。

提醒:毒蛇咬伤救治黄金时间是2-4小时。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应特别注意防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