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媛 陈玮铭)5月13日下午,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来到溪口村坪里文化礼堂。在他们的带领下,近40位银发人舒展身体,完成了八段锦“摇头摆尾”这一招式动作。
这套改良版养生操融入了中医经络原理,既能改善气血循环,又能增强关节灵活性,是山区老人日常健康管理的“必修课”。
这场以“签下去的是名字,浮上来的是温度”为主题的家庭医生签约活动,正是百丈镇破解山区老龄化健康治理难题的生动实践。
百丈镇是杭州西部山区的典型,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37%,“三高一低”矛盾尤为突出,即慢性病患病率高、行动不便比例高、健康服务需求高,而传统医疗服务可及性和精准性低。
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为切入点,创新构建了“养生+诊疗+生活”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将流动诊室开到了各个村社和日间照料中心,家庭医生陪着老人打八段锦、做保健操,开办健康讲座,现场还有心电图检查、耳穴压豆等医疗服务。
“原来耳朵上有这么多穴位,以前我根本不知道。”82岁的赵奶奶体验耳穴压豆后感叹道,“现在政府把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我们老年人太有福了。”
现场,医务人员按照“医生开单-医助检查-中医理疗-养老服务”的标准化流程,为老人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同步开展的生活管家服务,还能帮助老人代购常用药。
“以前以为控制血压只能靠吃药,现在才知道通过饮食、运动也能控制。”糖尿病患者王大爷说。
记者发现,每位老人的健康档案都记录着检查数据、运动记录和健康目标。通过预防筛查、康复指导、健康管理等,老年人在村社就能完成“健康监测-干预-评估”全周期管理。结合营养干预与运动指导,慢性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达标率显著提升。
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王刚领介绍,积分激励机制是家庭医生健康服务的亮点。老人们参与健康管理可累积积分,兑换中医理疗、健康体检等权益。“这种激励方式可以让老年人更愿意主动关注自身健康,使健康管理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王刚领说。
目前,百丈镇已建立“医疗+养老”双团队协作模式,让家庭医生与养老服务人员形成服务闭环,政府、专业机构、社群组织形成紧密协作的治理共同体。医疗团队定期下沉到村社,进行健康评估和诊疗;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场地支持,并承担日常健康监测和生活关怀;银龄志愿者则协助健康宣教……这种多元共治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效能,更培育了基层自治力量。
“5月开始,我们跨界融合,打出‘养生+诊疗+生活’的组合拳。趁着5G直通车下乡的契机,系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撬动了山区健康治理的大格局。”王刚领说,“这周我们每天走访一个村,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