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解语 金于城) 近日,我区首次启用无人机采样监测水质,突破传统人工乘船采样的限制,为市民饮水安全再添一道科技防线。

在瓶窑镇石门水库的堤坝上,一架无人机搭载着取水器缓缓升空,平稳飞抵定位点后悬停下放取水器,用时仅2分钟便完成水样采集。

“以前工作人员需乘船采样,时间长,效率低,最怕遇到大风等极端天气。这架无人机可以抗5级风力,我们能直接快速地到水库中央进行采样。”余杭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杜正表示,后续,无人机取样技术将推广至全区各个水环境监测点位。

近年来,余杭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优势,应用于水质监测与评估、水体污染源定位、应急溯源等场景。当前,搭载了光谱相机、可见光相机等设备的无人机能在河道上空巡检,实时监测氨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变化,识别标记异常行为,将一系列信息实时传输到后台,帮助巡查人员迅速准确地处理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