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濮玉慧 金于城 通讯员 戴小丽 史欣怡) 昨日,区气象台发布消息:余杭连续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季。

杭州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16日,最早入夏4月29日(1994年),最晚入夏6月8日(1985年),今年入夏偏早。

入夏之后,余杭天气晴雨相间,气温逐渐升高。预计至14日白天,保持“阳光当家”模式,白天气温升至“3字头”,14日最高气温可达34℃,大家外出要做好防晒防暑措施。

过去两个月,杭州大概平均7-10天出现一次降雨过程。14日前后起,大气环流形势将出现较大转折,西南暖湿气流和偏南气流明显增强,水汽条件改变,南方地区会进入多雨的节奏。预计14日夜里至15日,余杭将经历一次阵雨或雷雨过程,空气湿度明显增大,最高气温在30℃左右,体感闷热。

16日短暂雨歇,17日起暖湿气流再次增强,一直到19日,阴雨天气将明显增多,潮湿闷热的感觉会更加明显,让人觉得像梅雨季。

随着初夏的到来,杭州西溪湿地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景致。成片的睡莲舒展叶片,粉色、白色、紫色的花朵从水面探出,与倒映的蓝天白云相映成趣。配上岸边的鸢尾花,宛如“莫奈花园”一般,简直美得不像话。

湿地还住着黑水鸡,为这幅生态画卷增添了一丝灵动。黑水鸡虽名中有“鸡”,实属鹤形目秧鸡科的一种中型涉禽,它通体黑褐色,两肋和尾部有少量白色羽毛,低调的毛色搭配着高调的鲜红色额甲、艳黄色鸟喙。在水中穿梭时,一双“大脚丫”令它显得格外醒目,柔软的莲叶成了它脚下的绿地毯。

“黑水鸡对水质要求较高,其栖息于此印证了西溪湿地的生态修复成效。”西溪湿地工作人员介绍,20年来,西溪湿地秉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原则,探索形成湿地为“玉”、周边为“金”,湿地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金镶玉”模式。

截至2024年底,西溪湿地共记录维管束植物971种、昆虫918种、鸟类224种,较2005年开园时分别增长339%、93%、22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