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丽雯) 集装箱内的铁架上,蔬菜幼苗焕发出勃勃生机,种植者轻触屏幕,就能实时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环境要素……这般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种植场景,并不是博人眼球的噱头,而是实打实的日常。

完成这一切的是位于黄湖镇的浙江普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座颠覆传统农耕想象的数智植物工厂就坐落在在一片油菜花田里。

“欢迎来到我们的植物工厂,理论上这里可以种任何植物。”普旷科技合伙人雷俐娜将企业称为数智植物工厂,是一个集生产装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无人化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工厂。不同于自然环境中作物种植要“看天”,这个工厂能为各种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漫步于数智植物工厂,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两层高的白色集装箱,里面是培育的各色花朵。“这个橘黄色的叫孔雀草,它在自然环境生长时没有眼前看到的这么娇艳欲滴。这是因为在集装箱里,我们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要素,让孔雀草品质达到最佳。”雷俐娜介绍说。

在这个5000平方米的工厂里,还有通槽式模型、人工气候室等设施,作物品种涵盖花、草、蔬菜、粮食等。以生菜为例,田里的生菜一般需要60-70天才能采收一茬;而在植物工厂严格的环境控制下,生长周期只需42天左右,还能在垂直方向上种植多层,每亩年产量是田地种植的10倍。

除了高品质、高产量,植物工厂的核心亮点是能为不同区域定制解决方案。集装箱是一种便捷的培育载体,它像积木一样能随时拼接,需要多少就拼接多少。有些城市因地域条件限制,难以种植新鲜蔬菜,植物工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经过多年研发,我们已积累许多经验和数据,不论是高质量育种育苗,还是高产值蔬果供应,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雷俐娜说。

跨界做农业,对雷俐娜来说是一次天时地利的巧合,也是积累后的必然。雷俐娜出生于茶农家庭,早年做过记者,后来又加入“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深入许多村落考察研究。雷俐娜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视频号“雷姑娘的乡村报告”,其中就记录了她在乡间的见闻。

雷俐娜称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大学念书时就把电商做得有声有色,之后也没有放弃对电商和科技行业的投资。2017年,她认识了普旷科技创始人董强,在交流探讨中两人成为朋友,数智植物工厂的模样日渐清晰。

在雷俐娜和董强看来,农业经历了“1.0时代”的人力耕种,“2.0时代”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3.0时代”的信息技术加持,如今正跨入“4.0时代”,是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组合的现代无人农业形态。“未来的农业会往无人化、少人化方向发展。”雷俐娜说。

眼下,植物工厂正在打造研学项目,接待职业教育团、亲子游学团等。在雷俐娜的构想中,植物工厂将成为链接一、二、三产业的载体,探索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做农业需要有宏观视野,不能只看眼前。”多次跨界的经历让雷俐娜有包容、开阔的心态。

目前,这座植物工厂的团队中有刚毕业的研究生,也有深耕农业多年的老专家,他们搭建着对未来农业的构想。也许在未来,传统农业的边界不断消融,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涌入田园,以科技创新为底色、以产业融合为脉络的乡村振兴图景将变得万紫千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