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泵业自动化生产线

钱江制冷总装生产线

本报讯 (记者 徐赣鹰) 今年一季度,余杭工业经济承压提升,几大关键指标增速保持全市前列: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1%,制造业投资增长16.4%。

制造业单项冠军、工业领域“小巨人”是余杭强链补链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的主力军。开年以来,钱江制冷、南方泵业、五星铝业、华光新材、炬华科技、比亚迪汽车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持续发力。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正纵深推进“未来工厂”建设,从研发、销售、采购到生产、仓储、售后,已实行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在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大数据实时反馈生产进度。

“一季度公司产量同比增长20%左右。目前,我们已引入地面物料运输AGV与CTU无人搬运系统,实现物料零件入库、生产出库、成品下线、成品入库全自动物流链。”南方泵业事业部智能制造管理部部长杨德富告诉记者,“到今年8月前,工厂将完成高效节能泵生产智能检测和监控系统改造工作,基本达到省级‘未来工厂’标准。”

在杭州钱江制冷压缩机集团有限公司义桥基地,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今年一季度,该基地订单快速增长,仅3月就生产了330万台压缩机。“今年公司订单量预计增长25%~35%。”钱江制冷副总经理王文汉告诉记者,“面对快速增长的订单,公司在产能方面做了升级调整,新签订4条生产线设备合同,预计7月交付,可满足现有订单需求。”

今年以来,余杭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打好定期调度、项目跟踪、政策激励、难题破解等“组合拳”,不断打通“数实融合”路径,推动实体经济再升级。

今年,余杭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启动“未来攀峰”计划,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类脑智能等新赛道,全面培育“1+3+X”未来产业体系,推动未来产业再争先,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

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是余杭制造业的主平台、主阵地,眼下正以南方泵业“未来工厂”建设等龙头项目为牵引,加快培育一批智转数改典型示范。余杭经开区通过建立“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送上“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包,升级“余省心余开专区”数字服务平台,集成政策兑付、金融对接、人才招引等数十项功能,加强产品、服务和技术供需对接,引导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向新图强,加大新兴智能制造产业布局,做优做强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一季度,余杭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指标也都全面飘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