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杭徽高速余杭互通接线改建工程
项目性质:改建
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为杭徽高速余杭互通接线改建工程,位于杭徽高速余杭互通出口处,本项目共包含三条地面道路、一处互通及两条连接线,同时对老余杭收费站进行改造,并新建一座跨东西大道的人行天桥。地面道路中城南路长882m,科技大道长1100m,官山路长927m。互通共包含5根匝道,匝道总长 2923m。桥梁工程包括3 座匝道桥,总长1419m,隧道工程包含2 条段隧道,总长约 1308.5m。连接线中杭徽辅道长 574m,荆余路长 307m。项目总占地约269.7 亩,不涉及永久性基本农田。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采用一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度 35、29 及 30m。
主要控制点:全线主要控制节点为项目起点、沿线建筑及地块(华坞新苑、凤玺云著府、复地上城等)、沿线山体、横穿高压线、沿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地铁16号线、凤新路地铁站、终点余杭区崇贤至老余杭连接线(高架)工程及相关规划等。
建设年限:建设期2年。
工程投资:工程概算总投资149897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主要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苕溪河网的支流;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区域内植被、景观等,不涉及重要生态敏感区。
主要环境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凤玺云著、瑞城花园、温莎郡,以及华坞新苑(待拆迁)。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桥梁、隧道、道路等施工以及施工车辆运输,其中开挖机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是最主要的。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源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随之消失;施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根据预测结果各敏感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噪声超标现象,本工程采取低噪声路面、安装声屏障的防护措施,进一步减轻其声环境影响。
2、大气环境
项目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路面开挖、隧道开挖、道路施工扬尘及车辆行驶二次扬尘,对近距离敏感点,施工扬尘将产生一定影响。路面铺浇沥青时会有少量的沥青烟气。但这些大气环境影响只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就会消失。
运营期的废气主要为过往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NOx、CO等,影响区域局限在道路两侧。随着油品质量及汽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逐步减小。
3、水环境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生产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对水环境影响不大。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为管理站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其他水环境影响主要为路面径流。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建筑垃圾按照相关管理办法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运营期固废主要为道路养护时收集的路面垃圾,路面垃圾由养护工人收集后弃至指定垃圾收集点。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域做好临时隔声围护,如确需夜间连续作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居民。
运营期主要通过采用低噪声路面、隔声屏障等措施减轻声环境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施工物料堆放远离河道水体,设置排水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运营期管理站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做好路面养护。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做好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进出车辆冲洗等工作。合理设置物料堆场等施工场地位置,尽可能远离沿线敏感点。
运营期道路养护单位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加强路面清扫、洒水工作,有效抑制路面扬尘。
4、固体废弃物防护措施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施工期建筑垃圾及弃渣等按照相关规定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的妥善处理。
运营期管理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杭徽高速余杭互通接线改建工程位于余杭区,本项目符合《余杭区域总体规划(2015-2030)》、《杭州市综合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规划要求;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建设符合杭州市 “三线一单”管控单元的控制要求,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均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相应标准。从环境保护角度,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
征求意见的范围: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①设计、施工和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问题;②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③对拟建项目的态度等。
公众意见反馈途径:相关单位及个人在公示期间(10个工作日)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表达对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杭州余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地 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运溪路600号1幢
联系人:姚先生,联系电话:0571-88729289
2、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向往街199号3号楼
联系人:钱工,联系电话:0571-87331040
3、环保审批部门: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
地 址:杭州市余杭区前程路20号
八、环评报告审批前公示
在报送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可在环评单位网站(http://www.zjshjkj.com)进行公开查阅。
杭州余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