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余杭区气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一、2024年重点工作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高站位抓好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制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专题读书班计划,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形成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员个人“四学联动”机制。政治引领坚定有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主题党日等形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强化政治担当。组织建设扎实有效。研究制定党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年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年度任务安排等,签订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承诺书,推进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服务大局融合发展。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支部党建服务品牌“风云先锋”作用,结合重大项目建设、防汛防台等重点工作,促进党建与气象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二)坚持气象先行,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完成《余杭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修订和新一轮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发文,完成60家村社防灾减灾标准化提标升级和6家社区标准化创建工作。持续做好杭州市灾害性天气公众防御指引的宣贯。做实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按照防汛防台“1833”工作机制和“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业务规则要求,开展影响提示、警戒提醒、精细化预警、分级叫应、实况通报等预报预警业务,成功服务保障北湖滞洪区分洪工作,完成“梦想小镇半程马拉松”“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良渚论坛”等重要赛事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全年共制作决策气象服务材料96期,制作图文并茂精细到镇街的服务材料16期,发布各类预警信号159次,发布服务短信约532万余条。落实高等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靶向发布业务化运行有关工作。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组织开展防汛自查并落实汛期检查各项整改措施。完成短信发布平台、临灾报警平台防汛防台责任人名单更新。通过业务例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开展强对流、暴雨、寒潮等专题培训,开展“3.25”“4.13”强对流、梅汛期、台风“格美”“贝碧嘉”“普拉桑”等天气过程服务复盘。选派业务骨干至杭州市气象台交流学习。《余杭区水稻稻纵卷叶螟虫害气象等级监测预报技术研究》《2013-2023年余杭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项目列入2024年度市局科技计划项目。

(三)紧盯项目建设,助推气象高质量发展

推进余杭区短临天气细网格预报预警产品研发项目。聚焦短时暴雨天气预报准确度不够高、颗粒度不够细、短临业务流程不够清晰、小流域山洪气象服务支撑能力不足等短板和问题,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通过开展基于多源雷达AI短临预报技术、强对流预报及精细化气象要素融合预报研究以及“五段式”暴雨梯次化预警、小流域山洪等应用场景建设,进一步提升极端暴雨天气短临预报预警服务能力。推进水稻病虫害发生估测气象服务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建成水稻病虫害环境气象监测网,包括新建1套水稻科研试验站和6套常规气象自动站。拟建立水稻病虫害气象预报预警与服务技术,实现农田气象要素精细化订正、精细化气象服务和水稻病虫害气象等级监测预报技术,推动水稻数字化气象服务。目前已完成项目采购、方案编制和站址选点等工作。推进余杭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依托余杭区新国家气象观测站项目建设,打造致力于传承余杭气象文化遗产、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展现余杭气象现代化成果的气象科普展馆。

(四)“气象+”聚力赋能,融合行业提质增效

融入农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联合省市专家和农业部门对油菜育种基地、彭公数字农场、茶叶生产地等开展走访调研,把企业“需求清单”转为“履职清单”。开展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作物“直通式”气象服务。共发布茶叶、春耕春播、蜜梨、秋收冬种等专题服务材料37期,冷空气、强对流等转折性天气和茶叶采摘、春粮收割等关键农时服务短信约5.1万余条。融入文旅服务,深化品牌推广应用。联合区文广旅体局签订品牌推广合作备忘录,将“杭州天气导游”接入“余杭文旅”微信公众号。在梦想小镇半程马拉松和鸬鸟蜜梨全流程融入氧吧及省气候康养乡村品牌标识。助力瓶窑镇南山村获评浙江省乡村生态气候旅游目的地。完成54家3A级景区村庄品牌挂牌工作。融入城市交通,助力服务低空经济。积极配合市局做好低空经济气象监测试点建设工作,完成服务试点建设方案编制,已建成全市首套低空经济气象监测站。

(五)坚持依法行政,提升社会化管理效能

“数字监管”提高社会管理数字化水平。重点围绕防雷安全监管,依托气象安全数字平台,对全区70家易燃易爆场所开展动态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消除隐患。全面提升气象科普能力建设。完成1个校园气象科普站和2个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点建设,加强与科协、应急、余杭融媒体等合作交流,做好“3.23世界气象日”、4.15防汛防台日、防灾减灾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和法治宣传。组织校园气象站科普活动6场,其中联合区科协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3场,受到师生一致好评。特色亮点工作被《杭州日报》《中国气象报》、看余杭APP等多家媒体积极转载,点击量破万。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余杭区气象局将以气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能力现代化,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强化党建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三)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四)积极推进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