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服务综合体效果图

(记者 宋晗语 通讯员 徐海博) 备受关注的中轴线“城市客厅”有新消息了。昨日,记者从中轴线开发建设工作指挥部了解到,核心区块城市服务综合体建设项目已于前日在余杭区政府门户网上公示。

中轴南北一齐发力

项目位于文一西路南侧,创景路东侧、创明路西侧,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其中地上超6万平方米,地下超14万平方米。项目涵盖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多个公共设施,旨在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选择,提升区域公共服务能力。

方案也“剧透”了城市服务综合体的整体外观。建筑以中心广场作“花蕊”,围合式的建筑形成了“花瓣”式布局,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开放和极具体验感的行走空间。

该区域作为中轴线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公园里的CBD”为目标打造“城市客厅”,通过实现地下轨道交通与地面服务设施的整合,凸显“近人尺度”。

同一日,中轴线最南端三宗地(YH090703-05、YH090703-03、YH090706-04)顺利挂牌,三宗地规划为商业用地、商务金融用地、文化用地、公园绿地、广场用地,总用地面积约18.7万平方米(281亩),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不少于23万平方米。

未来,这里将与周边华润万象城、国际体育中心、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和余杭文化艺术中心连成一片,共同营造浓厚的市民休憩娱乐氛围,打造商文旅多业态融合的商业中心。

北端高能级“城市客厅”与南端商业中心,一南一北同时发力,这条2.5公里长的中轴线正跳动着越来越强劲的脉搏。

片区统筹开发藏“新意”

中轴线建设此次“大动作”,蕴藏着余杭区要高品质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新意”。

中轴线采用片区统筹开发的方式,让城市建设品质得以有效提升,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功能覆盖更具科学性。

例如,在前期策划、设计阶段邀请国际顶尖团队,对规划目标、定位、功能、形态等方面进行高起点谋划;

例如,进行精细化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全生命周期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弥补控规在区域综合开发项目中存在控制要素整合、土地出让时序、全程动态跟踪、三维空间管控等方面的不足;

例如,通过成片混合用地出让(包括文化、办公、住宅、绿地、城市道路等用地功能)等方式,提前为片区长期运营夯实基础。

然而,相比较单体项目,区域整体开发在“设计、建设、管理”上更加复杂,需对不同条线、不同专业进行整合协调。为了实现精细化全周期的城市建设管理,中轴线建设始终贯穿“总师”制度,以前瞻性思维、动态化管理,为保障项目顺利落成打下基础。

“黄金三角”扩大了

去年4月,低碳国际社区地块顺利成交,该区域是重要人居功能组团,同样以片区统筹开发的思路进行打造。该项目围绕“低碳、智慧、开放”理念,已逐渐构建起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城市滨水生活场景和活力街区。

随着低碳国际社区地块成交,其与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华润万象城共同构成新中心中轴线西侧的“黄金三角”,以国际化配套水平,打造“城旅融合”的生活形态。

今年一季度,中轴线南段再次以片区开发的方式加快推进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随着未来商业中心“初露芳容”,包含余杭国际体育中心在内的“黄金三角”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向北延伸,通过“以点带片、以片连轴”的形态,将中轴线整体串联。

未来,中轴线上的生活场景将会是这样的:在350米双子塔及周边办公写字楼项目组成的建筑群里办公;下楼即可在“都市绿洲”里享受一站式公共服务;从“城市客厅”一路漫步向南,一面欣赏国际范的高端艺术,一面在滨水区体验消费乐趣,畅享与这座城市交往的无限可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