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贯彻“三立”“三如”要求,秉承“政治为魂、发展为向、问题为核、项目为王、质量为要、队伍为本”理念,聚焦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充分发挥保驾护航作用,有效助推余杭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主要业绩和工作成效
2024年共组织实施审计项目27个,并对33个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开展跟踪审计,移送问题线索14起,推动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31项;1个审计实施方案获评2024年全省高质量审计实施方案;2个审计项目获得2024年区、县(市)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1个审计项目获得二等奖;1个大数据审计案例入选省级案例库;撰写审计专报、审计委员会专报19期,获批示15篇次。
1.讲政治、精业务,护航审计监督定向笃行。牢固树立“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意识,以审计办名义向本级委员会报告重要文稿45篇次,向上级审计委员会报告报备9篇次。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及上级审计委员会精神,有力推进政治型、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积极探索“四议”制度,进一步将“党领导审计”要求及“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工作落实落细至审计现场。
2.研政策、促改革,推动服务大局有力有效。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开展科技资金专项审计调查揭示问题,助力新一轮产业政策向更为利好企业方向调整。围绕区委“做强工业经济主平台”要求,开展余杭经济开发区运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分析我区土地开发、项目推进及产业扶持等现状和问题,助推经开区“一智三新”产业体系优化完善。围绕区委区政府“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目标要求,持续关注国有企业改革精神落实、体制机制性风险等关键事项,推动出台国企预算管理、经营性资产管理、考核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助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性优化调整。开展11个领导干部经责审计项目,重点关注重大民生工程建设进度、民生政策落实情况、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
3.防风险、强内控,助力财经工作行稳致远。依托财政同级审,对区本级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全覆盖,揭示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不清晰、决算草案编制不准确、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推动离任交接,修订出台《经济责任告知办法》《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实施办法》,指导完成20家单位的离任交接。优化经责研判,分析领导干部履职特点,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审事”“察人”相贯通。做好内审监督,指导监督各单位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开展内审成效提炼指导工作,3篇内审论文、3篇内审案例、2个内审项目获省级荣誉。
4.谏真言、献良策,展现审计监督独特作用。深化“纪组巡审”监督贯通协同,拟定《审计整改管理办法》,联合出台“检察+审计”“人大+审计”等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并完善“组纪巡审”联动工作机制,健全多部门全链条审计整改协同配合和联动督改机制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审计整改闭环管理机制。
5.重质量、推创新,催生审计工作新质生产力。以“审计现场管理年”活动为抓手,印发《审计项目“七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构建起以“七星”质控办法为核心,进度管理、质量提醒、项目复盘等为衍生的“1+N”质控管理体系。积极运用数据分析室,输出数据分析疑点近万条,进一步提升了审计质效。迭代完善结算审计智慧监督平台,实现数据归集、平台搭建、智慧分析、报告展现等节点功能。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审计局将始终坚持“审计六为”理念,全面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七个聚焦”“六个坚持”系统谋划审计计划,保质保量打造“高水平、高质量、高显示度”标志性成果。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石,切实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对照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以及领导指示批示闭环管理等制度机制,将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细化实化制度化。利用好考核指挥棒,加大对全区各单位内部审计、审计整改等工作的指导力度,推动全区营造“勤廉有为的政风、客观公正的行风、求真务实的作风”浓厚氛围。
二是以“经济体检”为抓手,加快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迭代升级、增进民生福祉和改善人民生活、防范重大隐患和化解重大风险 、党的自我革命和权力规范运行,发挥审计独特作用。着力抓实跟踪督促机制、考核问责机制,以高效有为的审计整改推动全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责任追究,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联动,促进审计成果运用到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层面。加强内审项目指导,筑牢单位内部管理与风险防控“第一关”。持续做好信息化手段与审计实践的深度融合,探索搭建数智审计模型,做实研究型审计。
三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铁军排头兵。围绕高素质审计干部“取势、明道、优术、勤思、敏行”十字方针,依托“啄木鸟红卫”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培养“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审计意识。通过系统培训、岗位练兵、风采展示、项目序事、业绩说话、警示教育,深度开展在项目上“炼”、在一线上“考”、在贡献上“评”、在讲堂上“展”培育计划,引导审计干部提高能查能说能想的审计能力,着力解决“看家本领不够扎实、作风纪律不够严实”的审计恐慌,在锻造勇挑大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中打造好新时代的“三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