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星星火,可毁百年林。当前正值森林火灾高发期,干燥的天气、易燃的植被以及各种户外活动都可能成为火灾的诱因,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一场灾难。森林防火“十不准”是底线,也是红线,让我们牢记于心,严守于行,从源头杜绝火险,守护绿色家园!


■防范森林火灾,牢记“十不准”——

不准携带火种进山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不准在野外烧火取暖 野外生火取暖很容易让人麻痹大意,如遇大风天气,极易引燃周围的植被,极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不准在林区吸烟点火照明 一个小小的烟头,足够点燃一片绿色的森林,不要小瞧随手乱扔的一个烟头,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不准在林区野炊烧烤食物 在林区升起的每一簇小火苗,都可能是伤害绿色生态环境的杀手,不要贪图一时的趣味而忘了保护我们的家园。

不准在林区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 提倡文明祭祀,不在林区上香烧纸或燃放烟花爆竹,不经意的一个火星,也许会成为一场生态灾难的开始。

不准炼山、烧荒 烧田埂草、堆烧 放火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会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不准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 监护人应加强管理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玩火的危险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做到无论何时都不玩火。

不准乘车时向外扔烟头 烟头虽小,但其表面温度一般都在200℃~300℃,中心温度可高达700℃~800℃,很容易引燃森林植被。

不准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 在林区狩猎、放火驱兽的同时,不经意间掉落的小火星,可能引燃周围的植被从而引发森林火灾,破坏生态环境。

不准让老幼弱病残者参与扑火抢险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凡接到森林火灾扑救命令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科学扑救。


■森林防灭火,牢记“八个要”——

要及时报告火情‌ 一旦发现火情,要及时拨打119报告,并说清起火地点等详细信息‌。

要‌观察火势和风向‌ 在逃生时,要注意观察火势和风向,选择逆风逃生‌。

要‌选择有利地形和逃生路线‌ 逃生时应选择植被稀疏、易于逃离的路线,并尽量利用河流、湖泊等自然屏障规避风险‌。

要‌保护呼吸道‌ 在逃生过程中,要用湿毛巾或衣物等捂住口鼻,以防吸入有毒烟雾‌。

要‌形成隔离带‌ 在灭火救险中,要将已燃和未燃的区域分开,中间形成隔火带,以防止火势蔓延‌。

要‌组织清理队伍‌ 清理余火和看守火场时,要组织专门的清理队伍,并划分好各自的责任区域‌。

要‌严格检查‌ 清理余火和看守火场时,要进行反复检查,确保无遗漏,防止死灰复燃‌。

要‌强化宣传和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区应急管理局提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