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洋) 每天早晚高峰,在闲林街道运溪路与闲沈路交叉口,总能看到机动车排起长龙。这个承担着桃源小镇片区70%以上西向、北向通勤流量的交通节点,因拥堵对周边3.2万居民造成出行困扰。
“这里就像城市道路上的‘血栓’,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区政协委员谢育红多次实地调研后感慨道。在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优化运溪路—闲沈路交通节点的建议》,直指困扰居民多年的交通症结。
提案中的一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该路段给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该区域现有18个居住小区,目前仅依赖东向圣地路、西向闲沈路两个出入口实现交通集散,日均机动车通行量超过设计负荷150%,早晚高峰时段车辆平均滞留时长超过8分钟。公共交通方面,片区公交线网密度仅为0.7km/km²,远低于建成区标准,居民出行选择有限。
“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问题,更是关系到群众生活品质的民生大事。”谢育红在提案中分析道,随着周边新建小区陆续交付,现有道路的承载能力日趋不足,实施道路扩容很有必要。
她建议,将运溪路辅路由双向单车道拓宽为双车道,同步优化交叉口渠化设计,增设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并确保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有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提案交办后,区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作为主办单位,该局随即会同市公安局余杭分局等协办单位第一时间开展专题研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寻根溯源,方能对症施策。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有其历史成因:“2023年建成通车时,下穿杭徽高速工程在实施闲沈路交叉口上下匝道施工,因受土地限制,仅实施了单车道上下匝道。随着车流量持续增长,拥堵情况日益明显。”
早在2023年,区交通运输局便与相关部门沟通,将匝道拼宽所需土地纳入320国道余杭华坞至富阳高桥段工程项目(中环中泰段)申报获批,并会同区交通投资集团对闲沈路进行拓宽改造,虽改善了区域交通拥堵状况,但未彻底解决。
更为复杂的是,该路段还面临电力电缆迁改、文物保护的双重制约。运溪路闲沈路交叉口东西两侧设有10kV供电电缆,在紧邻运溪隧道的藏兵山隧道开挖施工完成前无法迁改,而藏兵山隧道起点路段又因考虑保护历史古迹不得不暂缓推进。
找准症结,解题路径愈发清晰。对于提案中的具体建议,区交通运输局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施工方案。具体来看,运溪路辅路的道路拓宽工程藏兵山隧道施工目前已经开始,待靠近交叉口的60米隧道完成浇筑后,随即开展交通改道和电力迁改工作,计划于2026年春节后开展交叉口开挖施工,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匝道拼宽。
在优化交通设计方面,区交通运输局将在中环中泰段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该路段交叉口渠化进行重新布置,同步增设完备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为确保施工期间交通顺畅,该局提前谋划,聘请专业第三方设计单位完成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部门联审。
“看到提案中的建议得到如此详细的回应和落实,我感到格外欣慰。”谢育红表示,“各承办单位既深入剖析问题,又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担当,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点赞。”
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完成改造任务。“我们将通过这个‘小切口’的改造项目,实现‘大民生’的改善提升,切实增强群众的出行体验,为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优质生活圈筑牢交通保障。”随着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这个困扰居民多年的交通“血栓”即将彻底疏通,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