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阮伟康) 智能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创新药物助力消除疑难杂症,新材料点亮低碳新未来……在余杭,一系列“黑科技”让人眼花缭乱,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

一项关键数据可以解释这一繁荣景象:今年上半年,余杭区技术交易额完成154.69亿元,居全市第一。

科技成果“飘在天上”容易,“落地开花”却很难。一项原始技术发展成为一件真正可投入实战的“黑科技”,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历经漫长的转化过程。那么,余杭是如何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从“书架”到“货架”的关键一跃?


建好创新生态圈


位于中泰街道的浙江优基尔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植物纤维编织地毯。此前,其产品原材料多是传统剑麻纤维,虽环保耐用却容易吸水。“我们委托之江实验室利用智能计算改良剑麻纤维,使其具备疏水性、抗污性,为我们拓宽了市场。”优基尔总经理吴静说。

近水楼台先得月。类似企业发展提速的故事,在余杭并不少见,其背后离不开一个创新生态圈的强力支撑。

今年2月,《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玉鸟计划”》发布,着力构建平台支撑、中介服务、园区落地、金融赋能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重点实施科技成果引育工程、项目落地攻坚工程等6大工程,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

5月,余杭发布加快建设“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行动方案,构建“一心一湖一路”空间格局。其中,“一心”即之江实验室,聚焦智能计算方向,致力于打造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一湖”则围绕南湖,形成环南湖创新孵化生态集聚区;同时,在文一西路沿线,以特色产业园区、国家级孵化器、一批头部企业总部为依托,形成科技成果应用服务集聚带。

浓厚的创新生态,有利于进一步统筹资源配置、强化协同攻关,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就在近日,之江实验室第二代星载智能计算机“智加X2”成功交付。与第一代相比,“智加X2”的集成度更高,功耗和重量都降低了30%。

可以预见,随着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的不断优化,余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激发创新源动力


从探索“数智未来”的奥秘,到掌握“智能财务”的精髓;从“智能制造”的前沿实践,到“创新管理”的深刻讨论,再到“破局起势 向新而行”的圆桌论坛……不久前,首期“玉鸟计划”科技创新卓越班顺利结束,50名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学员接过结业证书,即将“振翅高飞”。

“培训班课程内容丰富,老师们不仅讲授理论知识,还结合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剖析解决,实战性非常强,学习之后就可以用到自己企业的管理中,知识的转化率非常高。”杭州安森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永锋说。

科技成果转化难,难在信息不对称,难在缺少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为此,余杭区与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展开合作,针对全区科技创新型企业家面临的具体问题,打造系统全面的培训课程,引入多元教学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现代管理能力、工匠精神的科技创新企业精英。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在供需两端布局专业化科技服务队伍,着力搭建有浓郁“实操”色彩的科技服务生态。比如,余杭专门从实验室平台聘请一批青年科学家担任区科技协作员,与企业中的成果转化员结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更加有组织、更加高效。“结对后,我们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发展的底气更足了。”杭州深睿博联科技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经理李圣安说。

今年以来,余杭狠抓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迭代升级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按照“国高企、新雏鹰、小巨人”的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强化科企创新主体地位,带动全区科技企业集群式发展,目前全区累计有效国高企数达2700余家;支持企业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芯片、云计算等关键领域,攻关“卡脖子”难题,近三年累计有65个项目入选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此外,余杭还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落地保障和就地转化空间保障,出台“新质生产力20条”“低空经济18条”等政策,鼓励企业抢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制高点,加快推动“智力”变“生产力”。

一条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精准攻关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日渐清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