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任真)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变量”。全省“新春第一会”上要求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行动;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专班年度工作现场会,也提出了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工作计划。
“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在余杭,这句话从来都不是一句虚言。近年来,余杭区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战略,找准“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人才受益”三者的结合点,全力构建服务于人才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塑造高层次人才领军领衔、创新型人才集聚集中、高素质劳动者提质提能的“金字塔形”人力资源结构。截至6月底,余杭人才资源总量已达42.4万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选岗位、刷脸、投简历……利用杭州西站大厅内的“1号求职机”,小陈仅花15秒就完成了简历投递。与此同时,一码快速安检、一站集成服务、一礼乐享旅途等服务,让他直呼:“太靠谱了!”
“我们希望以‘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扎根余杭。”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余杭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为总抓手,全面打响“海创未来”人才品牌,加快构建具有余杭辨识度的创新人才招引选聘机制,做优做强创新人才蓄水池。
一方面,余杭出台并优化了“人才政策黄金20条”,向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抛出橄榄枝。该政策从人才引育到项目扶持,从青年人才到顶尖人才、紧缺人才,从人才个人到用人单位奖补,全面调动引才链上每个主体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余杭聚焦国际高精尖人才,提升人才服务国际化水平。依托“余杭人才码”、迭代“余才e算”“余才e点”等工具,积极落实海外人才签证、工作、居留等保障措施,为高层次外籍专家创新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扎根制造业的钳工、焊工,活跃在数字产业的算法工程师、互联网营销师……在民营经济发达,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产业快速发展的余杭,各行业各领域的技能人才成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中坚力量。
目前,我区技能人才超2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36.7%。然而,余杭在技能人才供给数量和质量方面仍存在挑战。区人力社保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余杭将以技能人才引进、培育、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的全职业生命周期为主线,进一步夯实技能人才培育基础,增加技能培训提升供给,强化选优赋能,着力打造区域技能型社会。
以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为例,余杭将锚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工程应用领域的人才需求,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订单式”培育模式。同时,余杭还鼓励支持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自主开展数字技能人才评价,给予企业每人最高3000元标准培训补贴,并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数字技能人才最高给予3.6万元奖励。
让人才竞相涌现,余杭立下了一个“小目标”:2024年,余杭计划新增博士学位及以上领军人才200名,35周岁以下硕士人才2000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要突破45万;新增数字高技能人才1100名、高技能人才3100名、技能人才6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