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超) 想象一下,当你急需医疗用血,一架无人机迅速从医院起飞,穿越城市上空,准确无误地将救命血液送达指定地点。这,就是迅蚁科技提供的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
走进工厂制造车间,一群忙碌的智能搬运机器人,通过内置的机器人深度视觉系统,精准识别周围环境,自主规划路径,完成从仓库到生产线的物料搬运。这些机器人,正是蓝芯科技的杰作。
在余杭,诸如此类的人工智能场景随处可见。
作为浙江数字经济强区,余杭始终将人工智能视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自2017年启动建设浙江首个人工智能小镇以来,余杭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众多国内外顶尖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
截至6月,我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1500亿元,人工智能小镇累计培育27家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35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成绩的背后,是我区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和深度耕耘。通过政策扶持、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国内外顶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余杭成功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依托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以及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余杭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此外,通过建设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速度也不断加快。据统计,2023年,余杭区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74家、孵化空间179万平方米。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和营商环境。近年来,余杭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黄金68条”产业政策、人才政策“黄金20条”以及《余杭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实施细则》等。
营商环境方面,我区坚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产业基金和人才基金,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接下来,余杭将通过加强与顶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政策扶持体系等,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示范项目,加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基于这些措施的实施推进,未来几年内,余杭力争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