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良渚故事


  游客席地而坐观看良渚介绍短片


  良渚博物院的玉器陈设


(记者 金一清 李媛婷) 7月6日是第5个“杭州良渚日”。当天早上9时,良渚博物院照常迎来了第一波游客,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因良渚的缘分聚集于此。

34岁的陈珀钧来自北京,他手持单反相机在博物馆里仔细观察。这几天他在杭州出差,特地趁着工作间隙来到良渚博物院参观。“我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去当地的博物馆逛逛,用照片记录文物。我在视频和书籍里了解过良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来杭州特意过来看一下。”他说。

陈珀钧拿着相机细心检查闪光灯状态,他解释说:“光会对文物造成损害,照相机闪光灯的光照很强,容易导致陶器、书籍、字画等藏品褪色老化。所以,我到博物馆会先检查闪光灯。”

在他的镜头里,除了玉琮、玉璧等良渚文物,也有许多介绍良渚的展板资料。“信息量太大了,回去还想再学习学习。”陈珀钧不好意思地说。

除了像陈珀钧这样的青年,来良渚博物院参观的还有一些孩子和中老年人。

参观的人群中,73岁的陈林斜挎着一个布袋子,手里拿着双层玻璃保温杯,佝偻着背,稀疏的白发飘在脑袋两侧,辨识度很高。

他紧紧跟在讲解员后面,一遇到不理解的便会轻声发问,讲解员每次都会耐心回答,他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态。“活到老学到老。”陈林笑着告诉记者,他是一名退休教师,来自杭州淳安。

“1990年,我在乡下当小学语文老师,就和学生们介绍过良渚文化。那个时候,良渚还没这么有名,如今都已经成世界遗产了,太了不起了。”陈林说。

一旁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接过话茬:“1990年那个时候,我还没出生。不过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良渚的知识,有稻作文化、水利工程和宫殿遗址。”

“这些学生都是中考结束,参加研学活动来学习了解良渚的,近距离看良渚和书上看完全是两码事。”研学活动的领队告诉记者。

同在讲解队伍中的2个中年人对着出土于反山王陵的玉器展开了讨论。

“这么多精美的玉器,5000年前没有金属,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我看现在用金属雕刻也不过如此,真是想不通。”

“听别人说是解玉砂磨的。”

“解玉砂是什么?”

“就是比玉更硬的石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懂吧?”

“哦!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可以说是触类旁通了。”说着,他伸出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这两位中年人来自四川,在杭州做生意,周末得空来良渚博物院参观。“我们老家四川有三星堆,我对考古挺感兴趣的。”其中一个男子说,“几千年前的东西太精美了,就是不知道这些人后来都去哪里了。”

良渚先民后来去哪里了?或许考古学家目前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但是大家在“杭州良渚日”这一天与良渚相会,因为良渚的缘分聚到一起,共同感受5000年前文明的魅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