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丽雯) 7月6日下午,我区召开径山茶高质量发展大会。区领导沈昱、倪伟俊、沈洪相、吴伟强,以及有关部门、镇街主要负责人,区径山茶行业协会、区茶文化研究会、区茶办、区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等参加。

会上通报了区径山茶行业协会选举结果,听取上半年径山茶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径山镇、区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作交流汇报。

径山茶是我区特色优势产业,也是西部镇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余杭高度重视径山茶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茶叶种植面积7.15万亩,全品类成品茶产量6007吨,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10.04%,“径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35.69亿元,较上年增加4.04亿元,同比增长12.8%。

会议指出,要提升自信,释放径山茶产业强大潜力。打响一个品牌,把握余杭茶文化资源,用好优秀种茶技术,完善茶叶品质把控,切实维护并发扬“径山茶”品牌价值;喊响一个口号,将“天下禅茶出径山、一杯通透在人间”记于心宣于口,彰显区域文化自信;护好一片产地,做好茶园生态化、标准化、品质化改造。要凝聚合力,激发径山茶产业前进活力。建好两个协会,以区径山茶行业协会、区茶文化研究会引领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带领径山茶开创新局面;办好“径山春茶季”“中国茶圣节”两项重要茶事活动,挖掘文化内涵,讲好径山茶故事;开拓两个市场,一手抓传统市场,一手抓新饮品市场,做出产品特色,让产品融入群众生活,切实提高径山茶竞争力。

会议强调,要统一思想,推进径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茶统筹”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大文章,把径山茶打造成为余杭文化“金名片”、乡村振兴“金钥匙”、共同富裕“金叶子”。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升”,即径山茶从农产品转变为现代商品,体现标准化;从农业企业转变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高附加值;从家庭作坊转变为现代企业,增强专业性;产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企变庄园,形成文化传承、产品展示和科技含量相融合的发展方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