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潘文 记者 任真 傅博文) 柔术赛场上,双方比分1:1持平,比赛进入胜负关键局,全场目光齐聚一处。赛场中间,徐昕静出招“稳准狠”,进攻、压制、降服……二十几秒内抓住时机,打败对手。
场上,扎着冲天辫、火力全开的种子选手是她;场下,瘦瘦小小、声音轻柔的“小白”也是她。徐昕静今年11岁,练习柔术5年,收获15枚大大小小的金牌,已经有了柔术健将初长成的模样。
初见徐昕静,她正安静坐在教室里做算术题,脑袋后垂着一条小辫子。看到记者拿起相机,她手中笔未停,头微微低了些。
在家里,徐昕静更为活泼调皮些,小时候经常“徒手爬墙”。她妈妈的朋友看到后说:“这孩子可以送去体校。”想着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到了上幼儿班的年纪,妈妈便将她送去了体校训练。
2019年的暑假,徐昕静跟着爸爸踏入了柔术馆的大门。第一次看到“实战”现场,她便喜欢上了柔术。看着哥哥姐姐们灵活摆脱对手压制,又以出其不意的招式进攻,她立即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这里很好,我要在这里学柔术。”
新来的徐昕静个子瘦小,脸上还带着婴儿肥,皮肤特别白,柔术馆的其他人都叫她“小白”。训练场上免不了“摸爬滚打”,为了防止头发弄乱,妈妈将她垂着的小辫子扎成了冲天辫。
刚开始时,由于身材瘦、力气小,徐昕静经常被对手摔在地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练王俊钦发现她平时很少说话,但非常有耐心。尤其是练习下位技术时,有时能压制对手二三十分钟。
柔术又被称为“人体象棋”,如何以柔克刚?根据徐昕静的优点,教练为她设计了个性化的训练方法和地面战术。“当时不管是碰到力量强的,还是摔法比较好的,她都能缠住对手,找机会翻倒对手,然后反杀,就这样先后拿了五六枚金牌。”王俊钦说。
体育场上,胜败是常事,也是关键转折。
在之后的一场比赛中,这一战术被对手“破解”,徐昕静没能拿到冠军。回去后,她开始总结经验,加强力量和技巧训练。
此时的徐昕静,是余杭区东方未来学校的一名小学生。白天上学,晚上在家铺上垫子自行练习,周末和暑假则去柔术馆,深蹲、仰卧起坐、俯卧撑、拖沙袋……日复一日,一遍又一遍重复枯燥的动作。
“有时候我看她眼泪都流出来了,仍然咬着牙上。”打实战时,教练会安排所有小朋友一个一个和她打,一小时的课上有时没人能压制住她。再次在赛场上碰到老对手时,徐昕静已经无需依赖地面战术以小博大,可以正面迎击对手。
在一次28公斤级的比赛中,因无合适对手,她勇敢挑战高一级别选手。有道服决赛中,她五次抵挡对手摔技,但出现失误遗憾失金。在接下来的无道服决赛中,双方再次相遇。看到老对手,徐昕静重燃斗志,二十几秒便以精妙技巧秒杀对手,成功夺得无道服金牌。
看过徐昕静比赛视频的同学印象深刻,“差点被打败,后面又赢了,她很厉害。”
经过5年时间,头顶“冲天辫”的徐昕静,已经成长为柔术赛场上的一颗“新星”。站在领奖台上的她,眼神坚定。
采访中,徐昕静依旧话很少,声音很轻,但她“秒答”了三个问题,也是音量最高的几句话:“练柔术辛苦吗?”“辛苦。”“有想过不练吗?”“没有。”“有什么目标吗?”“我长大后想参加亚运会,参加世界锦标赛,拿很多的金牌。”
时间不语,热爱有声。现在每次有柔术大赛时,她都会让妈妈帮她报名。今年暑假,徐昕静将奔赴更大的赛场。训练场上,教练讲解动作技巧时,头顶“冲天辫”的徐昕静目不转睛,听得格外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