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潘文)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夜校的风已经吹到了“家门口”:李娜上美妆课,她女儿学习机器人,母女俩成了“校友”;蔡林兰报了爵士舞和视频剪辑课,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找回自己的生活节奏……最近,余杭街道“禹上夜校”第一批学员毕业。那么,在“家门口”上夜校体验感如何?
和女儿一起上夜校
周一下班吃完晚饭后,李娜没有和往常一样忙家务,而是洗了把脸,去上夜校。美妆课上,十多位中青年学员画好眉毛后,老师开始根据个人脸型、特色进行修整,逐个手把手教学。
李娜年近40岁,是一名技术研发管理人员。每次她买完化妆品后,用一两次就会闲置,原因是妆效不尽如人意。“学化妆”的念头不时冒出来,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今年3月,李娜在社区微信群看到“禹上夜校”课程信息后,第一时间报了美妆班。
美妆班晚7时30分上课,时长50分钟。对李娜来说,这个时间“刚刚好”,可以下班后回家吃完饭再去上课。夜校离家近,步行不到10分钟。
经过8个课时的学习,李娜已经掌握了基本妆,“现在每天上班会花半小时化妆,同事都说比以前更精神了,我自己也觉得更自信了。”
李娜给女儿报了科创机器人少儿班,两人成了“校友”。“以前都是我催她赶快写作业,现在她和我说‘妈妈现在像我一样能体会上学的乐趣了’,两个人的关系更像朋友、同学。”
找回生活的慢节奏
爵士舞班的学员蔡林兰,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给孩子做饭、送孩子上学、洗衣服、做家务、接孩子、辅导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蔡林兰觉得生活“太无趣了”。
“之前我很喜欢爵士舞,一直没机会学。”蔡林兰看到“禹上夜校”课程后,选了爵士舞和瑜伽,但瑜伽班已满员,她又报了视频剪辑班。
以往,送孩子去上篮球课后,蔡林兰通常是坐在外面刷手机;现在,趁着孩子上课的时间,她也去上夜校,下课后再去接孩子。“学到新知识,人也变得自信了。以前四肢不协调,现在也学会了一支舞。”蔡林兰觉得,一周一节课太少了,希望可以再增加一节课。秋季班开学时,她计划再报个瑜伽班。
为中青年群体“充电”
“禹上夜校”的地址位于余杭区首批“五星幸福体”禹上客厅,首期开设了玩转自媒体、视频剪辑、美妆、陶艺、爵士舞、瑜伽、软笔书法等课程。
施阳是一名90后平面设计师,收到禹上客厅的教学邀请后,毫不犹豫地加入夜校,成为了视频剪辑课的老师。“这既可以帮助学员增加技能,自己也能在教学中再提升。”施阳说,来上课的学员大多是中年人,有的希望能提升日常剪辑能力,有的希望能尝试做些副业,施阳选择了当下热门的剪辑软件,教授剪辑技巧和视频思维。
禹上客厅工作人员王晓芳介绍说,禹上客厅的服务对象涵盖老、中、青、少、幼全年龄段,为了更好地满足中青年群体需求,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同时提高现有场馆的空间利用率,禹上客厅今年推出了夜校,瑜伽、美妆等课程都非常受欢迎。根据学员和居民建议进行优化后,夜校秋季班将于今年9月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