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凌怡) “我儿子今年16岁,想辍学去上班,吵了几句就离家出走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最近,家住闲林街道西溪源村的陈女士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苦恼不已,情急之下她拨打了西溪源警务站的村警共治热线(88653110)寻求帮助。没过多久,警务站民警与网格员就帮忙寻回了孩子,并对母子二人进行劝解。

“有困难就打村警共治热线。”在西溪源村,老百姓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闲林派出所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西溪源村的支持下,以西溪源警务站为载体,开通了村警共治热线电话。

西溪源村面积9.8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700余人,外来流动人口7000余人。这样一个人口近万的村,经济发展的机遇和社会治理的挑战并存。

“原本大家一遇到事情,拎起电话就报警,大量非警务类警情极大地消耗警力资源,也会导致部分诉求无法及时解决。”西溪源村党委书记郑立介绍说,如今通过西溪源村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将警务站、源解工作站、微型消防站、志愿者服务站“四站”融合运作,后端依托警务站指挥室,打造全天候值守的“乡村微脑”,由村党委书记、治保主任、民警、党员组长、村民义警等共同组成村级警务团队,形成警务治理共同体,集中受理群众的咨询、求助、投诉等非警务类警情。

“现在发生矛盾纠纷,我们村会主动担起第一道防线责任。”郑立说,目前西溪源村已形成“群众电话‘点单’—乡村微脑‘派单’—警务团队‘接单’”的基层精准治理新模式,落实落细“警源”“访源”“诉源”治理工作,真正实现“琐事不出门、小事不出组、烦事不出村”。同时创新的还有西溪源“100+X”考核机制,将平安创建、乡风文明、租房管理等指标项目纳入网格考核,与补贴发放、最美家庭户评选等挂钩。

“既团结群众,也调动村社干部的积极性。”闲林派出所所长白杰介绍说,创新建立由警务站联系村社的“分级对接”模式,从“以专带群”逐渐转变成“以专辅群”,进一步强化村委自治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共同防范社会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辖区老百姓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西溪源警务站成立至今,接处警2072起,其中村警共治热线电话派单1223起,占比59.03%。2023年,调解矛盾纠纷162起,调解成功率100%,从源头上有效化解矛盾,也减轻了派出所接处警负担。公安搭台、村社协同、群众参与,下一步,余杭公安将继续推广这样的村社级现代警务站,全面构建社会治理警务共同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