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文) “我这次因工伤产生的医疗费用,已按规定报销。”近日,在余杭工作的快递小哥小黄成功申请到一笔工伤保险待遇,成为我区新业态劳动者单独参缴工伤保险的首个受益案例。

今年1月底,小黄在搬货时不慎被货物打伤右眼,后被送医治疗。4月,经区人力社保局认定为工伤后,小黄至人社窗口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前两天,小黄得知,经审核,相关医疗费用可以报销,且报销比例高达93%。“有了工伤保险,就有了‘兜底’保障,我工作起来也更安心了。”小黄表示。

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用工模式具有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等特点,这导致相关劳动者会遇到职业风险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过去,这一群体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如遇到职业伤害,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自2023年7月起,余杭区依照《浙江省用人单位招用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将新业态劳动者、大龄劳动者、实习学生等未建立劳动关系的7类特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这些人群所在的用人单位可按“自愿参保”原则,为其进行单险种参缴工伤保险。这样一来,参保人员可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办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可以以较少的工伤保险费用支出,为劳动者消除关于职业伤害的后顾之忧,也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余杭区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余杭区将进一步强化新业态劳动者工伤保险的政策宣传,提升其在新业态劳动者群体中的知晓率和覆盖面,让更多劳动者受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