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晗语) 获评全省首批先进区县,连续七年勇夺全市综合考核第一名,敢字当头一拼到底,余杭以考核排名展示了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作为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一座城在打造营商环境下就必须下更大力气、花更多心思。见真章出实效,从三个故事,看余杭如何以营商“软环境”拼出发展“硬实力。

“一张饭卡”的故事,曾在余杭企业人才“朋友圈”里被津津乐道。“卢博士,我给您送饭卡过来,以后可以在管委会食堂就餐。”这位卢博士是余杭区招引的行业顶尖人才,自从他领衔的项目落地后,专门服务人才的工作人员就将其列入“人才服务库”,第一时间为他办理了食堂饭卡,开启了他在余杭发展的“第一步”。也正因为这件小事,坚定了他扎根余杭、为之奋斗的心。一张小小的饭卡,背后折射的是余杭区“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政企关系,蕴藏着余杭招引人才从“流量”变“留量”的密码。

这是余杭助企服务员的工作缩影。根据熟悉专业领域,精准匹配助企服务员联系走访企业,动态收集企业需求,并转化为助企攻坚项目。利用好亲企、亲禾、亲橙、亲之“四亲助企”特色服务品牌,与园区企业、部门属地建立沟通渠道,将助企服务延伸到每个角落。2022年以来,余杭区开展“千名干部助千企助企服务行动”工作,共选派480名干部,组建41支园区(小镇)服务小分队,实现全区960家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规上工业企业、部分上市培育企业挂点服务,拓宽助企维度,提高助企质量,为本地企业发展增添信心。

“大学毕业三年,在余杭首次就业,能领取哪些补贴?”“社保已缴满6个月,请问我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在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来访诉求,进行分流和引导。各个服务专区除了有相应工作人员,还有“1号求职机”和“AI面试魔镜”。前不久,应届毕业生王璐柯来到专区咨询面试指导服务,通过“AI面试魔镜”得到了一份AI面试报告。

(下转第2版)    (紧接第1版)工作人员根据报告中的28项核心能力指标为她进行了讲解分析,为她有针对性地提升面试能力。

这是余杭区启用的全市首个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一中心一平台”,也是杭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中推出的首个区县样板。其中,“一中心”指的就是余杭区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一平台”则是“余省心”企业(人才)综合服务数字化平台,该平台以1个数据能力中心为载体,归集了余杭区12万家企业的产值、税收、社保、政策补贴等1.82亿条数据,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全链条服务事项“一个门户进、一个门户办”。同时,平台还设置了企业服务、业务协同、综合管理等3个端口,以及“省心办事”“省心申兑”“省心发展”“省心管家”等N个子功能模块,共集成1389项服务事项,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

杭州数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高数据处理及应用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水涨船高的算力需求提供技术支撑。其中,公司的”浙江省数澜大数据企业研究院”被认定为2022年新认定浙江省企业研究院,2023年2月,企业获得了由区科技局拨付的100万元补助资金。

“真金白银”的政策只有送到企业心坎上,才能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活力。2023年,余杭区累计兑付各类惠企政策资金115亿元,位居全市前列。今年,余杭区还将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迭代优化产业政策“黄金68条”,提高补助标准,鼓励人才招引,加强政企互动;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应兑尽兑,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在这场优化营商“软”环境,强健经济“硬”体格的全区工作中,余杭始终坚持把企业的获得感作为营商环境的评价标准,提速项目落地,提高服务企业水平,焕发营商环境新气象。

今年,余杭区还将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切实办好让企业可感可及的实事,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