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余杭区供销联社坚持党建引领,以数字供销项目为主攻方向,不断创新基层供销服务模式,建立完善供销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保障支撑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围绕数字化产供销一体发展这一重要课题,领导班子认领“一线破难”课题1个,领办民生项目3个。全年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廉政教育等内容,组织开展党员春训、理论宣讲、周三夜学等各类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并结合干部学习新干线、学习强国等载体督促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政治觉悟和精神境界。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健全完善联社治理结构,理顺社企关系,创新联合合作机制,加强社有资产监管,梳理总结完善社有企业“三重一大”议事办法、薪酬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经营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努力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好干部职工纪检监督工作。以发挥好工青妇力量为目标,结合助力杭州亚运会等工作,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织密建强组织体系,开展“学深践悟二十大 同心护航亚运会”主题学习会、“大径山健身迎亚运” 等活动,创造能让干部职工展示自己的舞台,努力把群团组织建设得充满活力、坚强有力。
(二)坚持为农宗旨,助农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综合改革。全年新增、改造农合联农事活动中心7个,新增、改造惠农服务点5个,径山镇、仁和街道农合联农事服务中心以及益民农业农事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市级。新成立竹笋产业农合联,茶叶、水产、粮油、花卉4个产业农合联成功申报市级四星级产业农合联。联合杭州供销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余杭分公司,更好服务全区“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帮助企业28家,完成4家农事服务中心融资担保服务点挂牌。积极参加2023“浙茶杯”优质红茶推选活动,荣获2个金奖、2个银奖、4个优胜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二是发挥供销社农资主渠道作用。联合市供销社开展春耕支农促生产“送政策、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送服务”下乡服务活动,在永安村举办“五送服务”下乡启动仪式,全力保障全区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圆满完成2023年度区政府农资淡季、应急储备任务,促进市场供应有序稳定。启动全区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年度工作,进一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三是抓好“强社(村)惠民”集成改革。与中泰街道双联村开展“村社共建”调研,双方就“强村惠民”集成改革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组建强村公司,开发全村5000亩茶园,增加村民收入,振兴茶产业,带动村农文旅发展,共同打造另一种全新的“云会模式”。百丈好竹意文化服务中心圆满竣工,与杭州蔡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和百丈镇共同打造蔡志忠文化馆项目,助力百丈镇经济发展。
四是做好“禹上田园”区域公用品牌营销。做好“禹上田园”区域公用品牌营销,“禹上田园”入选“2023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TOP20。组织参加2023年中国(杭州)健康生活节暨杭州市第十届老年博览会,参与镇、街道农事活动15场次,在政府食堂、社区展销6场次,区优质农产品在展会、展销中赢得广大市民朋友喜爱,反响热烈。
(三)坚持业务创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实施“数字供销”项目。完成“禹上田园·供销农场”智慧化提升改造,引进微生物菌肥和蚯蚓生产技术在农场进行种植试验,取得较好试验成效。搭建“供销直选”数字化供销服务平台,通过线上APP+线下智能售货柜模式,积极建设“保优保供”渠道体系。
二是探索供应链业务。与杭州好起点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鸡蛋贸易业务,探索共享供应链、供销食材配送体系建设。
三是做强大田托管业务。针对政府征而未用土地,对土地托管面积、土地性质、种植内容进行谋划,全年新拓覆绿委托土地230余亩,持续管理覆绿土地200余亩。全面验收完成良渚、仁和复耕工程。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3+1”阵地建设
一是打造“禹上田园·供销农场”。利用微生物技术、蚯蚓技术实践“无农残、无化肥、无人工激素、无抗生素、无重金属、无转基因”的“六无”食材生产方式,再现《四千年农夫》,并结合“治未病”理念,利用智慧化手段,打造成“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的农业生产示范样板,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开展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科技推广应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等集成式解决方案。
二是打造“供销共富菜市”。在农贸市场开设具有较强供销辨识度的“供销共富菜市”独立窗口,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为原则,通过“数字化平台+供应链管理”数实融合运营模式,成为乡村振兴农产品促销点、生态食材品牌化试销点、数字化农贸即时配送点以及公益志愿者服务联络点。
三是打造“数字化·新供销”产业创新中心。围绕项目研判能力、双创赋能能力、投融资服务能力,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各类活动,吸引社会力量,有效激活供销资源,为数字化产供销一体发展提供不懈动力,进一步促进数字供销事业发展。同时面向全市乃至全省的供销组织提供培训、交流、合作场所,并开展产供销产品与服务推广。
四是用好“供销直选”智能售货柜。以信息化、数据化和智能化为手段,通过“供销直选”线上app和线下智能售货柜相结合的模式,有效融合生产端、供应链和销售业态。推动“供销直选”智能售货柜进社区以及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打通城市、乡村商业网点的末端,让“供销直选”真正成为社区家庭消费新入口、供销保优保供新渠道以及政府保障民生新网络。
(二)“3+1”项目经营
一是供应链建设。以共建“共享供应链”,打造供销食材配送体系为目标,培育供应链管理公司,整合优质食材供应链体系以及东西部消费帮扶供应链体系,形成供应链优势。
二是供应链金融。基于供销体系资金和信用优势,通过引入外部金融资源,为中端优质流通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为后端优质供应链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打造供销融资平台,有效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自主品牌打造。围绕“组合创新、几何裂变”的信任链传递规律,深挖供销社资源,构建“品牌赋能”知识矩阵,积极培育一批富有供销特性、体现供销文化、秉承供销基因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推动系统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四是股权投资。择优对前端有潜力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既助力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拓展市场,又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实现双方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