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商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牵头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全力攻坚外贸出口、消费促进行动,保障粮食收储安全,坚决打赢“两场硬仗”,努力为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贡献更大商务(投促、粮食)力量。余杭区获评省十佳招大引强县(市、区)、省数字贸易示范区,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成效明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获评省实际利用外资十强县(市、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位列全市第一;余杭区商务局获评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省促消费成绩突出集体。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锚定“一号工程”,推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是专班推进强合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召开全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推进会,分管区领导牵头每两周召开调度、推进会议,全区34个区直单位和各镇街、平台互融互通,一体推进。二是全力攻坚促指标。招商引资掀热潮。引进2个百亿级产业项目,全年累计集中签约重大产业项目326个、总投资超18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上报8.89亿美元,余杭区获评2023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十强县(市、区)。招引总投资亿元以上制造业固投类项目31个,其中10亿元以上6个;亿元以上服务业固投类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以上5个;亿元以上五大产业生态圈项目49个。对外贸易稳增长,全年实现货物出口额413.51亿元,增速17.2%,实现服务贸易出口额17.53亿美元,同比增长20.15%,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1-12月,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5.34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额12.28亿美元,同比增长30.77% 。消费社零创新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3亿元,增速3.2%,较年初提升近15个百分点;实现网络零售额2541.87亿元,规模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三是争先创优出亮点。积极争取省市试点、创新实践,《余杭区以数字贸易助推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获评省级“地瓜经济”最佳实践案例,3个项目顶格获评省级试点,6个项目入选市级创新实践基地。

(二)聚焦项目招引,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一是锚定方向精准出击抢项目。聚焦五大生态产业圈,积极开展“杭州余杭·全球招商季”行动,区委区政府领导按“图”索骥、沿“链”引商,赴北、上、深等重点城市敲门招商50次,赴法国、英国、比利时、瑞士等多个国家境外招商,与法国浙江商会等企业、机构现场签约。举办季度集中签约活动4次,签约优质产业项目326个,总投资1864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63个。二是创新举措拓宽渠道提质效。深挖资源金矿,持续推动阿里“1+6+N”余杭布局保存量、拓增量,招引落地阿里系企业55家。开展中介招商、展会招商,与戴德梁行、君联资本等中介、创投机构深化合作,参加重点展会、招商活动100余场。深化驻点招商,走访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地企业,促成25个项目签约落地。开展季度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扩大双招双引、深入一线城市开展驻点招商2个案例入选省创新招商方式优秀案例。三是强化保障合力攻坚促落地。开发招商小程序、创新创业项目评审等数字化系统,统筹规范全区项目招引工作。首次开展全区性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常态化召开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例会、区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例会,有力推进落地快手浙江总部、高德红外等优质重大项目。余杭区获评浙江省十佳招大引强县(市、区),余杭区商务局荣获浙江省招商引资成绩突出集体。

(三)稳定对外贸易,厚植扩大开放发展优势。一是推动外贸出口行稳致远。积极招引九号智能、雅迪等区域贸易总部项目,完善全区企业梯度培育,稳定全区进出口水平。全力推动企业组团出海参展,组织400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数贸会等重点展会。开展“商务政策沙龙”“金商启航”等活动10场,服务企业超500家次。二是放大服务贸易发展优势。强化服务贸易企业联系制度,推进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新增认定服务贸易企业28家,累计培育浙江省数字贸易百强榜企业31家、服贸示范企业15家、成长型企业12家。三是打响跨境电商发展品牌。大力招引优质项目,国内首个全球跨境电商DTC品牌创新中心落地;新入选省级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10个,入选数量全省第一。深化休闲产业跨境电商品牌“启明星”培育计划,培育自主品牌100余个。我区获评“2022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评价第一档‘卓有成效’”荣誉。

(四)提振消费市场,推动数智消费扩容提质。一是全面打响消费品牌。高质量承办商务部第五届“双品网购节”全国启动仪式、第二届数贸会数字经济时代县域商业创新发展大会、世界电商大会等活动近20场,举办“数智消费IN余杭”等促消费活动100余场,浓厚余杭新电商、新消费发展氛围,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市场回暖。二是全力打造消费地标。制定《余杭区商业商圈提升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城市消费新中心。开展烟火里弄创建工作,全力营造具有余杭特色的烟火里弄消费氛围,闲林埠“集味巷”入选2023“杭州十大夜地标”。保障玉鸟集、EFC欧洲中心、城北万象城等重点商业项目开业。闲林埠文化休闲步行街、玉鸟集分别获评省、市高品质步行街(试点)。

(五)保障粮食安全,强化数字赋能迭代升级。一是构建现代化服务体系。创立“粮农之家”,打造“1+2+N”粮食收购服务体系,确保收购工作顺利完成。全年收购总量创历史新高,收购小麦3.2万吨、晚稻7.7万吨,全市第一;其中订单小麦收购量近3万吨、订单晚稻收购量超7万吨,全省第一。二是推动数字化粮仓建设。在全省率先推进收储一体化数字化改革,全区16个收购粮库实现数字化平台全库点覆盖,作为区县唯一代表在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持续优化绿色储粮,累计创建3个省三星级粮库和1个省四星级粮库,全区科技储粮覆盖率达100%。三是加快智慧化试点建设。围绕“储粮安全、提质增效”两大主题,研发1+4+1多应用体系,打造全息智慧数字孪生粮库大脑,推进浙江省“未来粮仓”建设第一批示范试点项目,从宏观调控到微观细节助力粮库各级用户看得更直观、管得更精准、用得更科学。

(六)深化亚运攻坚,助力城市服务品质提升。一是红色领航显担当。建立“奉献亚运”志愿服务队,全局党员每日下沉结对村普宁村开展安全巡逻,人均服务时长100小时以上。二是严守底线保安全。落实商贸领域“‘两个一律’除风险 决战决胜护亚运”攻坚行动,开展商贸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区大型商业综合体、超市、加油站全覆盖,出动检查人员162次,发现并整改隐患624条,整改率100%。三是尽心服务强保障。提升城市侧商圈消费服务质量,围绕区内重点商圈、商业街区开展消费环境改善、服务品质提升、消费氛围营造等工作,指导167家商户开通境内国际移动支付,102家商户开通外卡受理,25家超市接受外币支付。保障生活必需品和成品油供应稳定,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每月超160万辆次货车进出有序,审核确认330台车辆通行“白名单”。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区商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对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区委全会部署要求,聚焦稳增长提质效、打基础利长远、除风险保平安,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抓紧抓实商务主责主业,在招商引资、对外经贸、国内贸易、电子商务、粮食保供、安全生产等领域持续发力、狠下功夫,推动商务(投促、粮食)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余杭“以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奋力扛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大区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一)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一是聚焦产业链招引。强化四大省实验室及周边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项目承接,依托五大产业生态圈“链主型”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深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精准化、系统化、专班化运作加大产业链项目招引力度,力争实现100亿元以上大项目招引“新突破”。二是坚持多渠道招商。发挥驻点招商优势,瞄准一线城市央企国企、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独角兽准独角兽等主动出击,借力中介机构、基金公司等合作渠道,不断加大敲门招商力度。强化项目招引“一盘棋”,持续擦亮集中签约、创新创业项目评审等特色机制“金名片”。三是推动数字化赋能。进一步优化完善“投资余杭”小程序,及时更新余杭产业概况、惠企政策、投资项目、入驻企业等信息内容,优化展示方式与内容延伸,从“一键可视”到“一触即达”,实现招商推介数字化、资源匹配科学化、项目管理精细化,提高项目招引效率。推动余杭盯引项目管理系统深度开发进程,完善项目流转认领机制,加快在区内各招商主体间“铸链构网”,做到项目与资源间“二次匹配”。优化数据可视化功能,健全赛马评比机制,激发各平台镇街国企及驻点招商团队的招商活力。

(二)拓宽外贸促稳提质渠道。一是推动外贸稳进提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支持企业参与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拓市场。开展外贸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着力引进制造业企业贸易总部等外贸新主体。深入开展“金商启航”系列活动,强化非外汇结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和推广,健全风险监测反馈机制,提升发展质量。二是推进数字贸易示范引领。加快培育服务贸易数字化新动能,争创国家级数字贸易示范区。发挥平台产业优势,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同共进的数字贸易发展格局。三是加快跨境电商提能升级。抓好园区建设,以全球跨境电商DTC品牌创新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加快优质项目集聚,推动全区跨境电商工作整体发展。探索建立一带一路跨境电商联盟,赋能智造品牌出海,着力提升制造业、科技产业全球化综合竞争力。

(三)提升数智消费品牌能级。一是紧盯新主体招引。用足用好省、市、区三级促消费政策,引导鼓励各商业综合体、步行街差异发展,加大对网红店、老字号、头部品牌、烟火气品牌、体验类消费等招引力度。深化与电商平台企业及社会资本、专业媒体互动,扩大余杭电商高地知名度,精准招引电商项目。二是浓厚新消费氛围。开展商业商圈提升规划发布活动,引导全区商贸主体积极谋划开展促消费活动,持续打响“完美生活节”促消费活动品牌。支持开展商业外摆,提升余杭烟火气。适时发放汽车购车补贴、数字消费券等,有力刺激消费增长。三是建强新商业体系。加快推进消费新中心建设,提升商业商圈繁华度。强化重点商业项目跟踪服务,推动增量商业加速落地。全面梳理历史街区、特色街巷,深挖美食、购物、文旅领域资源,打造烟火里弄特色街区, 激发区域夜经济发展活力。

(四)夯实粮油保供体系基石。一是稳步推进现代化粮库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储备粮仓建设,满足我区粮食收储需要。良渚石桥中心粮库、径山副中心粮库三期、中泰中心粮库三个新建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瓶窑副中心粮库烘干房与舟枕粮库两个迁建项目计划完工并投入使用,可新增仓容6000吨。二是加快推进陈列馆提升改造。通过图片、展品、视频、数字媒体等多种形式,充分提升四无粮仓精神内核力量,以文化浸润推动营造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的浓厚范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