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全镇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区委全会决策部署和镇党委工作要求,始终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两场硬仗余杭城市新中心建设十大工程,推动八八战略和主题教育在基层走深走实,圆满完成亚运火种采集、良渚论坛举办等国字号任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获评省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省林业特色产业强镇、省节水型单位等荣誉,瓶窑古城获评省第三批大花园耀眼明珠,瓶窑老街、良渚遗韵获评浙江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连续五年优秀

(一)创新赋能稳进提质,经济形势回暖向好

经济运行承压向好。保障要素、优化服务,成功克服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关联企业产值断崖下跌等影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02亿元、货物贸易出口额55.6亿元;完成制造业投资6.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亿元,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指标任务;规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深做实与北航中法航空研究院、天目山实验室战略合作,3个北航产学研转化项目顺利落户,校企共建新能源材料实验室正式揭牌。综合运用敲门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招优引强,润贝航科7个项目列入区级集中签约久功新能源等15企业入驻梦航智谷强化载体培育,新增申请市级孵化器6个,认定重点楼宇1幢,益利素勒等2家企业实现市级总部企业零的突破。企业创新成效显著,盒马鲜生获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恒立制造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年新增省级研发中心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6

产业项目强势推进。纵深推进有机更新,统筹政府主导环境提升与企业自主更新业态,按时保质完成39个园区30多万方立面整治任务,推动恒俊科技等3家企业完成更新,清退低散乱企业25家。全力拓展产业空间,鼎胜创新园、径林茶叶等34个项目加速推进。全年累计出让570亩产业用地,微泰电子成为全区首个拿地即开工的民营企业项目。数字转型引领技改,推动18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年推动机器换人35、申报数字化攻关项目6,益利素勒作为全区首个省级未来工厂试点通过专家评审

(二)提高站位、勇担使命,护航盛会决战决胜

砥砺奋进高效护航。健全战时机制,实体化运转镇级指挥部,选优配强一办五组,加强与良管委、良渚街道联防联控,确保一口统管、集成指挥,圆满完成亚运火种采集与良渚论坛举办两项重大保障任务。保持冲锋姿态,镇村干部全员下沉、全时响应,对重点村社、路段进行不间断巡查。决胜经典时刻,动员2400余名网格力量严防死守,圆满实现重要节点、关键时段全域全程平安稳定

扮靓一域添彩全局拉高标杆提升风貌,以服务亚运、便民惠民为宗旨,综合提升瓶仓互通、祥彭线等重点区域,累计修复路面7000余方、布置时花绿化8000余方、提升设施300余处。多措并举营造氛围,增设宣传标识80余处,悬挂宣传道旗1400余杆,104国道良渚遗址公园段获评全省亚运氛围营造样板路段。鼓足干劲优化环境,持续加强良渚港、卞家港等水体巡查,助力遗址区水清岸绿。依托高空瞭望联动网格巡查,主动发现、及时处置秸秆焚烧800余起。

集聚要素全面参与。坚持统筹要素文化浸润、用情服务在全民亚运中展现瓶窑元素。满山红蔬果、知味观等企业列入亚运保供单位,骆驼九宇成为亚运会官方供应商。风筝彩灯等民艺产品进入亚运村展示,2名瓶窑代表成为亚残运会火炬手,残疾人之家玉鸟飞飞胸针成为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会议伴手礼依托亚运青年V文明帮帮码等载体动员780余名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3200余场,3名志愿者获评最美亚运城市志愿者。

(三)放大格局区域协调,城乡面貌持续焕新

规划引领能级提升。遵循规划先行,高标准完成全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瓶窑新城单元规划顺利报批,东、西单元规划完成公示,协助完成良渚遗址周边景观控制等专项规划。推进外联内畅,运溪高架瓶仓互通顺利通车,凤都路南延二期稳步推进,观山路、长连路如期竣工,施家路、沿山路开工建设。保障发展要素扎实推进第二轮耕地功能恢复,累计完成整治1094

项目引领建设提速。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大抓项目、抓实项目落地见效,实施责任项目45个,完成投资32.8亿元,项目数量位居镇街首位。做优城区品质,大力推进老城区功能更新,完成3个老旧小区6.6万方改造任务、加装电梯30台,探索桃园小区业主自主改造危楼新模式。全力攻坚新城建设,出让商住用地2宗,谋划城市家具规范设置,配合推进市委党校余杭区分校等重点项目。打造和美余乡,完成凤都村、奇鹤村等6村美丽乡村全域环境扩面提升工程,建成四好农村路10.5公里。深入实施农业双强,成功培育4家省级数字农场,彭公农场数字化经营理念浙江日报头版刊发。

治理引领生态提质。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推动3个小区完成污水零直排改造,顺利完成澄清港河道综合整治二期等工程,十里渠获评市级美丽河湖;累计淘汰两车466辆,完成企业VOCs治理提升14家。系统优化市容市貌,常态化开展美丽杭州迎亚运活动,累计整改点位576个。实现住宅小区专业物业管理全覆盖,创建市级美好家园2个。有序推进绿色发展,北湖湿地综保工程一期生态修复项目获评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里窑社区获评省级低碳社区,鸿光浪花获评浙江省节水型企业。

(四)全面发展、互惠共享,民生福祉可感可及

    共同富裕提质增效。打造共富模式,深化乡创共同体共同富裕市级试点,幸福乡里共同体模式列入余杭区争当共同富裕排头兵机制创新清单。揭牌乡贤助乡兴共富基地,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共富。开展与临安天目山、稻城桑堆镇等地对口协作,推进区域协同共富。壮大集体经济,塘埠村竹林碳汇顺利推进,完成竹林流转1.6万亩。探索村建民用模式,完成张堰村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因地制宜发挥强村公司作用,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150万元薄弱村。推进共富探索,窑北村获评杭州市第三批共富村,福山家庭农场获评首批省级共富家庭农场,水丹青、余杭纸伞入选省级直播电商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

公共服务提质普惠。推进老有颐养新增居家养老照料中心3家、老年食堂2家,打造祥盛家园嵌入式养老机构。加快幼有善育新建婴幼儿成长驿站7家,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获评杭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样板工作站。深化学有优教保障北航中法航空学院顺利启用建成投用新城幼儿园、彭公幼儿园瓶窑二小获评全区首个全国航空特色学校。保障住有宜居凤都、外窑安置房顺利选房、交付使用,竣工长命农居点市政工程保障病有良医启用彭公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快大观山、崇化、华兴等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

社会保障精准全面。劳有,举办各类招聘会11场,提供岗位9300余个,吸引求职者7600余人,成功创建1个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推进弱有众扶,发放各类救助金105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000余人,多方渠道募集善款150余万元,开展特色公益项目12场,成功举办浙江省首届公益人年会。提升慈善阵地幸福乡里共同体成功创建杭州市首批特色慈善基地,镇慈善分会获评第四批省级示范慈善分会。

(五)赓续文脉文旅互促,文化名片熠熠生辉

梳理脉络打响品牌。积极参与规划编制,全力争取项目布局、政策覆盖,良渚港整治等项目列入首批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工程。探索以良渚文化为核,串联在地文化、文旅品牌,支持辖区企业通过联合开发等方式用好良渚文化IP,打造特色产品。涵养文明新风,举办宋韵知书·学有礼诗词大会等活动,持续开展新风汇褒奖礼,不断擦亮文明圣地·亭市有礼文明实践品牌,西安寺村获评省文明村。

做实项目复兴古城。以文弘业以文兴城扎实推动省级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千年古城复兴综合规划通过评审,首批16个项目稳步推进。完成南山摩崖石刻数字化采集,推进盛度墓、柴车墓周边环境整体提升骑坑村古祠堂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深挖非遗内涵,13个非遗项目通过区级评估,余杭纸伞乡村博物馆项目完成设计方案

文旅融合优质共享。举办大观山蜜桃节等农文旅特色活动10余场辛巴达海洋乐园2个项目获评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瓶窑老街入选第三届杭州市民日最具品质体验点打造5个省市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80万余人次,带动消费1.4亿元,获得新华社、中新网等主流媒体报道200余次。成功举办瓶窑镇第九届人民运动会暨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组织我爱杭州·奉献亚运主题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培训108场。

(六)治本攻坚、除险保安,平安基石持续稳固

破题解难扎实有效。以对历史负责的敬畏心、为民生尽责的担当力、为发展减负的使命感抓铁有痕攻坚克难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区管领导认领一线破难课题4个,领办发展难题、民生实事17

整体智治推进有力。党建统领完善网格治理创新应用分线包网、三方协模式依托余智护杭平台,强化小脑+手脚协同做实网格力量,累计处置群众反映各类事项3840办结率99%。一以贯之推进工业企业综合查一次不断提升综合执法改革效能,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被评为2023年杭州市十佳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勤联动建设平安高校,整合公安、交警、城管、国企等多元力量,建立校地协同综合治理新模式。

平安稳定维护有序。深入践行桥经验健全完善初信初访、复盘溯源等系列制度,不断畅通渠道、提升效能通过政企共建等模式健全区域消防体系,动态排查、消除隐患7100处。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成功获评省五星级食安办。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为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大抓创新兴产业,高标准建设智造新城

以进促稳调结构。加速工业园区有机更新,完成8万方立面整治工程,推进企业自主更新10个。引导企业提升创新意识,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亿元产值企业达到25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10家。探索推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地瓜经济发展模式,引导多地经营重点企业回流。

引育结合添动能。系统整合招商资源,综合基金招商、机构荐商、协会引商等渠道,探索供地转供楼、合作开发等模式,不断充实招商力量、提升招商效果。布局孵化器等招引载体提供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等服务,优化企业培育生态。探索与未来科技城要素共用、空间共通、政策共享,保障认养一头牛等孵化项目顺利落地。全力开拓招商空间,力争全年出让工业用地5宗,数量继续保持镇街领先。

布局未来抢先机深化校地合作,保障北航自旋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尽早运行。支持天目山实验室加快筹建成果转化平台公司,探索产学研用融合创新,打造实验室经济首选地。聚焦新兴业态,推进梦航智谷建设,大力培养空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一体推进提能级,高规格改善城乡面貌

规划赋能兴建设统筹规划资源要素,完成东、西单元控规报批,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完善路网体系,竣工凤都路南延项目,有序推进金家埠路东延、紫塍路南延、崇化路新建等基础项目。保障发展空间,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郊野单元有机更新。完善公共配套,开工建设苕溪市民公园,全力招引品牌商业、高端酒店。

统筹提升强面貌对标城市重要新中心定位,精雕细琢现代城市家具,加快推广导视系统,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焕活城市肌能,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5个、改造面积6.7万平方,实现桃源小区精彩亮相。优化乡村风貌,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完成未来乡村示范带二期、三期建设,新修、改建四好农村路9.6公里

城乡协同优生态扎实推进五水共治,推动陆家场闸站改建、山塘整治更新等项目建设,加快污水零直排改造,提升全域水环境质量。加大精准治气力度,持续开展两车淘汰,全面执行秸秆禁烧,争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守护绿水青山,推进垃圾三化四分,争创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块。落实常态管理,严厉打击渣土违法违规行为。

(三)普惠共享民生,高品质打造共富样板

村社联动促共富。做实强村富民,完成窑北、长命市级未来乡村创建,创新强村公司运营模式,深化乡创共同体市级试点,因地制宜开发村级留用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做优强社惠民,以现代社区集成改革为抓手,完成华兴、新窑未来社区创建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

多措并举重配套。丰富教育资源,有序推进瓶窑二中项目建设,以单元核心课”“首师班为抓手,提升全域办学水平。优化医疗布局,加快瓶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完成崇化、凤都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升级民生服务,深化镇-片区-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架构,加快推进羊山社区居民驿站、崇化村百岁幸福家等项目,打造认知障碍照护特色品牌。

用心用情兜底线。打造慈善阵地,完善总会统筹-分会运营-工作站实施架构体系,进一步打造慈善小单元,放大慈善基地核心影响力。着力扶残助弱,实施成长赋能、精准画像等六大行动,依托博爱互助金,精准及时发放补贴,提升社会保障温度,创建区级博爱家园。拓宽就业渠道,实体化运作镇级零工市场,规范瓶窑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运营。

(四)发挥优势品牌,高质效推进文润瓶窑

涵养文化立品牌。落地重大项目,抢抓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落实要素保障,推动千年古城复兴项目一期、良渚港等首批十大工程快速落地,助力打响五千年中国看良渚品牌。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建成投用古城会客厅等新型文化空间,加快推进余杭纸伞乡村博物馆等项目,支持余杭纸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厘清文化脉络,活化传承良渚文化,加快推动苕溪、陶窑、非遗等特色在地文化串珠成链、集成展示,打造特色文化展示重要窗口

文旅融合谋发展。深耕文化产业,重点培育谜鹿文化、自然造物等文化企业,大力扶持文创集群发展,布局亲子自然教育、文化创意市集等项目。创新文旅游线,串联文旅资源,定制旅游特色线路,打通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瓶窑特色文旅资源堵点,丰富游客体验感,提升旅游承载力。发挥文旅特色,推广瓶窑老街非遗馆市级旅游研学基地,常态化开展非遗研学活动,开发寓教于乐非遗体验项目。实施民艺复兴行动,联合自然造物组建民艺再生联盟,努力打响看中国民艺到瓶窑老街品牌。

多元供给润人心。布局公共设施,加快建设前程路等嵌入式运动场地,新增足球、羽毛球等专业场地14个,面积超4万平方。丰富文化活动,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圈建设,全年开展书香阅读、相约周末、戏曲下乡等文化活动不少于100场。常态化举办大观山蜜桃节”“大过中国年等特色活动,承接长三角桨板公开赛、全国皮划艇赛事等高能级体育赛事,争创浙江省摄影小镇。

   (五)夯实基础防风险,高水平守护平安社会  

多措并举筑基石。创新治理模式,探索一村一警一格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整合驻村辅警、网格员等力量组建平安小队,加快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聚焦隐患整改,完善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优化分片包干责任制,实现问题隐患从事后治理事前预防转变。深化高校治理,组建校外联勤联动综合站点,打造环北航中法航空学院城市管理示范区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数智赋能增实效。依托余智护杭系统,以余安码、众人议事厅为抓手,实现问题线索收集处置闭环。建强指挥体系,完善-村(社区)两级指挥室建设,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和前端处置水平。深化智慧监管,高能实施全域天眼覆盖工程,深化高空瞭望森防预警系统,全面完成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利用无人机、单兵执法设备等智慧型执法设备,构建精准、高效、立体的执法新模式。

凝心聚力抓共治。凝聚多方力量,持续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四治融合,高标准建成投用镇级社会治理中心,擦亮瓶安及时雨调解品牌,创新大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激活社会力量,全域推广社区分线包网工作模式,发挥瓶窑奶奶”“578”等志愿者服务力量,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交。发挥司法力量,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示范建设,争创省级枫桥式司法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