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紧跟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找跑道、定目标、建体系、抓改革,做深做实“迎亚运”城市环境保障、“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重点工作,有力有序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效。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我们紧扣中心,打赢了亚运环境保障的“攻坚战”。一是城市品质加速升级,牵头完成“匠心提质绣杭城”涉及的五条风景线共计32个分项、131个具体项目,城市环境面貌全面提档。成功打造高标准保洁区12个,街容景观示范街1条,另有闲林埠老街等4个项目获评全市“赛马”优秀、优良等次。二是环境整治压茬推进,以亚运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专项为圆心,对照环境整治“十看”标准,持续推进覆盖全域管理范围的环境问题自查自纠、督查交办、清理整顿等工作,累计发现处置环境问题35万余处,环境底色得以擦亮。三是赛事保障稳妥有序,围绕亚运赛程,统筹做好场馆周边环境秩序、车辆停放、应急服务保障等工作,累计清运场馆周边垃圾7.8吨,精洗市政设施2.46万方,及时更新挂箱时花、灯杆挂花107处、LED灯具250余套,并在场馆周边临时增设停车泊位700余个,规范引导观赛车辆7950车次。

2.我们着眼变革,扎稳了综合行政执法的“坐标轴”。一是执法格局更完善,紧跟省市改革步调,围绕改革指数提升,着力推动以党组织关系下沉、执法事项认领、赋权事项覆盖等为重点的事项精准提效,完成了12个镇街赋权事项的优化调整,稳步推动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121人组织关系下沉至镇街。二是指挥体系更高效,贯通“余智护杭”与省“大综合一体化”平台,实现全域基层事件数据“一屏显示”。制定《余杭区执法监管协同机制(试行)》,明确了网格管理与行政执法的研判处置标准流程,推动事件流转精准高效。今年已累计开展通过余智护杭平台交办案件(问题)5.11万件。三是改革效能更显著,扎实推动全区14支综合行政执法队有序开展“综合查一次”监管行动968次。因地制宜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其中西站综合执法队打造的女子巡逻队成为西站靓丽风景线。仓前城市芯联勤指挥中心实战实效,助力完成亚运赛事护航保障任务。

3.我们锚定发展,当好了优质营商环境的“冲锋兵”。一是精品街区推陈出新。按照“一街一方案”原则,探索在核心区块打造“一体化”“居家式”精细化管护模式,其中玉鸟集融合良渚文化建筑美学,成功打造省级户外广告招牌设施设置样板区。另有良睦路、联创街分别被评选为省级城市“席地而坐”“客厅级”高品质保洁示范区、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余杭塘路、景腾路等区块新创高标准保洁示范区(道路)5个。二是商业外摆遍地生花。制定《余杭区关于加大对商圈、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活动支持力度的实施方案》,指导区内综合体商圈的运营主体因地制宜开展商业外摆活动,目前全区已有6个综合体商圈开展商业外摆经营,覆盖商家数157个。其中,欧美金融城、玉鸟集、闲林埠老街已成功创建市级“商业外摆样板路(街)”。三是行政执法彰显温度。积极施行首违不罚,制定印发《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编制《杭州市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执法领域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指导企业在从事相关工作时确保合法合规。

4.我们找准坐标,抓住了城市精细治理的“主动脉”。一是在体制调整中优化工作格局,结合余杭经济高速发展实际,推动全区城市化管理区域扩面至169.861平方公里,并于2023年6月25日起正式施行。同步推进数字城管覆盖扩面,将采集范围延伸至城市化以外区域的村社驻地、市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二是在设施规范中夯实管理基础,整改提升城市家具、户外广告(招牌)、电子走字屏、道路两侧箱体、宣传设施等各类城市部件8.71万处。全域开展沿街立面整治工作,累计清洗建筑物幕墙、整治飞线、粉刷修补外墙、整改违规广告、围挡破损等立面问题5380处。三是在精密智治中提升监管效能,迭代渣土监管“一件事”场景,通过优化电子现勘审批、疑似偷倒报警、基础信息采集等功能模块,扣紧“自动报警-现场核实-立案执法”的处置闭环。当前已归集省、市、区三级的审批、管理、执法数据13万余条,巡检在建工地4070个、消纳场地698个。

5.我们坚守初心,办好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暖心事”。一是生活垃圾分类走深走实,建成省级高标准小区94个、示范村(片区、镇)23个、精品村2个,完成新(改、扩)建中转站6座,建设收运和处置体系综合提升自然村922个、农村垃圾分类集置站点5座,推动全区整体分类水平再上台阶。今年,我区成功揭榜挂帅省委社建委共同富裕堵点难点“小区分类质量提升”问题。二是停车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深挖停车资源,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55个,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点18个车位3910个,超额完成市、区两级民生实事项目,其中非机动车停放点和泊位均实现翻倍增长。全区1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385个泊位实现错时共享,全区所有公共停车泊位接入“先离场后付费”。三是便民服务不断提速,创建了“一件事”联办机制,通过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审批事项由过去的20天全部缩短为“秒办”。依托14座“城管驿站”,建强服务群众新阵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点亮微心愿”“小候鸟托管”“爱心早餐”“高温慰问”等各类便民活动106次,活动覆盖人数超6.7万人次。

6.我们胸怀担当,撑起了守住城市运行的“铁肩膀”。一是在护航亚运中显担当,以亚运场馆周边、重要通勤道路、地铁站口周边等为重点,牢牢聚焦工程渣土、安全生产、市容秩序等城市安全运行的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全年教育劝导各类违法行为10万余起,查处各类执法案件4.6万余件。二是在治违除患中显担当,紧盯工业厂房、楼顶违建、别墅小区等涉及重大安全隐患的关键领域,累计拆除省系统违建593宗,面积41.39万方,拆除区系统违法建筑1577宗,面积75.14万方。三是在保障消纳中显担当,持续推进区内消纳资源挖潜、渣土码头国有企业全接管等工作,全年累计消纳工程渣土928万吨(区内陆地消纳场地消纳540万吨,区内渣土码头消纳181万吨,周边城区消纳207万吨)。同步加快余杭城发(栅庄桥)临时渣土码头扩容转改,确保4月底完成泊位扩容,进一步提升渣土中转能力。

二、2024年工作计划

1.推动改革再深入,实现执法常态。做深做实“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改革指数在全省争先进位。持续推进乡镇(街道)行政执法队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跨部门跨镇街信息共享、案件移交等机制,推动镇街执法标准化、规范化。丰富城市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实战+实训”增强5G单兵数字装备,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执法队伍。以浙江省“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创建为平台,依托“片区化”执法模式,探索打造更多“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队。

2.推动环境再整治,实现环境长效。对标先进城区标准,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做到“城市建设到哪里,精细化管理就到哪里”。围绕后亚运时代,继续保持亚运期间管养标准、管控标准,将亚运打造的景观雕塑改造成余杭永久记忆。持续加大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道路地下安全隐患、城市大型桥梁隧道运行、燃气安全、城市排水设施、户外广告、渣土运输等各个领域的巡查频次和力度,守护城市安全底线。

3.推动队伍再规范,实现队伍常抓。牢牢坚持“城管姓党”的政治属性,始终把城管党建工作放在重要突出位置,以党的政治建设引领各项业务工作,切实推动党建抓基础、抓规范、抓业务、抓创新、抓融合的工作氛围越来越浓。深入实施全区城管系统“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学习教育,把从严要求贯穿到队伍建设全过程,通过提醒谈话、警示谈话、诫勉谈话等方式,防止干部思想滑坡、行为失范,持续锻造一支对党忠诚、干净干事、敢于担当的城管队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