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应可依 朱晨皓) “自从功能上线后,碰到无人值守的停车场,我再也不用事后走线上减免流程了。”从仓前街道葛巷停车场出来的郭百岭表示,政府提供给残疾人的停车减免优惠兑现起来更“无碍”了。
近日,残疾人机动车停放自动减免功能在余杭上线,残疾人停车收费无需现场出示残疾证、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
自2018年4月1日起,杭州市正式对残疾人驾驶的机动车实施停放减免优惠政策。根据政策,在政府定价的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停车场内,残疾人只要在机动车停放收费时出示本人的“三证”,便可享受停车2小时(含)以内免费。
不过,这项减免优惠政策在具体执行中遇到了问题。“过去,停车场采用在线下收费通道人工验证的方式予以减免,残疾人需在缴费时现场核对‘三证’。如果遇到无人值守的停车场所,残疾人则得按原价支付费用,后续再自行借助相关公众号办理减免费用退回。整个过程比较繁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如何让残疾人“无碍”享受停车优惠政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数智城管”为突破口,不仅与杭州余杭停车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依托我区原有的智慧停车云平台、一体化支付等技术优势,开发了残疾人机动车停放自动减免功能,并与区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开展残疾人驾驶车辆信息同步工作。目前,该功能已在余杭停车有限公司协助运营的道路泊位和停车场投用,实现残疾人机动车信息自动审核、停车计费自动减免。
残疾人机动车停放自动减免功能上线的背后,是余杭在打造“无碍”城市上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开展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设施专项整治,整改障碍物侵占盲道行为180余起。同时,该局联合高德地图优化无障碍轮椅导航服务,为轮椅出行人群实行智能化路线规划,打通残疾人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
后续,余杭将进一步推进辖区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建设,以完善礼让标识、推广无障碍观光车、组建志愿者等方式,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营造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