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晗语) 患者到药店配药,由余杭企业自主研发的ClouD GPT可同步介入,避免因店员专业知识水平不够而导致的不合理用药风险,也能帮助药店实现线上问诊、处方流转、健康管理等服务,展现AI技术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巨大潜力。当前,平台已覆盖全国22万家药店,市场占比约20%。

这是智云健康用AI技术为新零售智慧场景提供解决方案提升基层医疗效率的案例,也是余杭企业以不断更新的数字化能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持续提升、整体跃迁的缩影。

前三季度,余杭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1%,总量全省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预计保持全省第一。

1-8月,余杭实现规上服务业营收5161.69亿元,增长11.1%,其中规上信息软件业营收4143.05亿元,增长10.8%。亮眼的数据不仅得益于全区众多有潜力、有特色、有基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集聚,还有阿里系、抖音系等龙头企业的强力支撑,例如刚刚入选2023年浙江省服务领军企业的服务业旗舰企业天猫,服务业龙头企业菜鸟、淘宝,服务业行业领跑企业同花顺、飞猪、弧途等。“塔尖”企业“遥遥领先”,“腰部”企业合力托举,攥指成拳的态势得以形成余杭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的强劲势头。

多年来,余杭区始终把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尤其是紧抓新质生产力这一发展核心,余杭区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发展的“绝对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余杭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越来越具象化,在四大省实验室、浙江创新馆、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强有力的驱动作用下,来自余杭的新质生产力已经“上天入地”:第二代星载智能计算机“智加X2”搭载国星宇航卫星登上太空;“良渚星座”首发星座的发射计划已提上日程;天目山系列科技创新成果集体亮相赋能各大产业链;“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助力余杭在机器人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余杭的未来产业已然从“先手布局”逐渐成为现实。

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从经济报表上不难看出,随着服务业发展向好,积极因素也累积增多。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9%,增速均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网络零售额达1909.29亿元,总量持续位居全市第一。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货物进出口总额388.2亿元,增长25.7%。新设市场经营主体4.4万家,总量达到29.5万家,增量和总量均列全市第一……

一个个“第一”推动了产业集聚优势的不断凸显,也让余杭“稳中求进、提质争先”的经济特征愈发清晰,为冲刺“全年红”夯实了坚实基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