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讯 (记者 余文) 婺剧起源于明中叶,是我国古老的多声腔剧种之一。明万历年间起,高腔、昆腔、乱弹、徽调、滩簧、时调等六种声腔相继传入金华地区,同台演出,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这一剧种。
婺剧表演粗犷健康,朴实泼辣,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画的人物姿态,独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变脸、滚灯、红拳、飞叉、耍珠等。
9月,东阳市婺剧艺术传承中心来到余杭苕溪大剧院,将为观众带来《英王徐策》《对花枪》两出经典剧目,原汁原味的演出尽显地方戏曲最动人的魅力。
《英王徐策》
唐代演义人物薛仁贵、薛丁山、樊梨花等是我国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英雄豪杰。本剧讲述的是大唐朝廷围绕“灭薛”和“保薛”所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博弈,塑造了英王徐策义薄云天、精忠报国的完美形象。
《对花枪》
移植改编自同名京剧《对花枪》。隋末,罗艺赴试,病倒途中,被姜父救回,将养痊愈,收为弟子。姜女桂芝,随父习就祖传花枪,代父传授罗艺,二人结婚。婚后罗艺赴试,又经战乱,音讯杳然。四十年后,桂芝闻知罗艺聚义瓦岗寨,遂携子孙往寻。罗因另有妻室,并生子罗成,不敢相认。桂芝怒,对花枪,打败罗艺,全家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