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傅敏 卢佳骏) 湖州德清作为杭州亚运会分会场之一,是亚运水上交通管控的重要环节。哪条航道可以走?船舶什么时候能进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浙码护航”码头工作台上找到。据悉,这个水上“红绿灯”由余杭企业浙江华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建,构筑起一道安全可靠的“护城河”。

船员刘俊金有15年驾龄,几乎每个月都会在杭湖锡线来回十几趟。近日,进入德清航区后,刘俊金通过扫码打开“浙码护航”应用,快速浏览了交通管制信息,随后根据码头发送的调度指令和推荐临时待泊泊位,精准进港装卸。“通过这个小程序,我可以清楚知道哪条航道可走。”刘俊金告诉记者,自从“浙码护航”上线后,进入码头特别方便,节约了不少时间。

另一边,在德清升华临杭物流有限公司码头,调度经理陈建强进入“浙码护航”数字港口工作台,逐一确认报港报到码头的船舶,并根据园区装卸计划对船舶一一发出调度指令。“‘浙码护航’应用把我们与船舶、交通管理部门紧密连接,对码头管理规范性的提升有很好的帮助。”陈建强告诉记者,该应用系统可以让码头提前对将要到港的船舶做出调度,提升码头作业效率,保障码头水域安全通畅。

据悉,“浙码护航”谋划了一套全新的水上交通管理模式和管控平台,通过改革水上交通管理模式,研发数字港航智能预警工作台,推动辖区多区域非现场监管、全天候动态预警、全链条闭环管控。通过“浙码护航”船员端、码头端、港航端应用,实现了船员、海事人员、码头管理人员等主体协同一体化管理。

记者看到,在“浙码护航”应用平台上,护航工作台、指挥台、船舶端小程序、数字港口工作台4个部分一一排列,港航部门可以实时发布交通管制信息,进行监测、预警和非现场执法,广大船户也能及时接收交通管制、港口实时锚地、违章等信息。

“针对我省涉赛城市水网密集、船舶流量巨大、船岸信息不对称等痛点,我们自主开发了船舶水上二维码和船舶卡口智能卡口系统,智能识别率达95%以上。”浙江华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蓝一飞表示,于今年7月上线的“浙码护航”,是基于浙江港航内河航运智控平台开发,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系统、AIS基站系统、软件平台开发等。针对杭嘉湖水运最繁忙的区域,通过二维码实现海事与船舶、港口之间的船岸信息交互,协同护航。

华是科技是一家致力于为智慧城市行业客户提供信息化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涉及计算机软件、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