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班各成员单位:

《余杭区区域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11日

余杭区区域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全面提升区域承载能力,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会议和文件要求,坚持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提升区域承载能力,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率先构建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两个先行”夯实区域基础,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余杭样本。

二、总体目标

以区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引导各类优质资源加快向城镇拓展延伸,实现更高质量、更广覆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打造全国城乡融合样板区,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和新型城镇化成果共建共享。到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比2022年下降0.01以上。到2027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比2022年下降0.02以上。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推进乡村风貌全域提升、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提能、乡村文化振兴。到2025年,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10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万元,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100%,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100%、出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5%,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国家标准达标率达到95%以上。到2027年,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12个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20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85%以上。

三、全面提升区域承载能力

(一)实施产业平台集聚能力提升行动

1.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按照“一园一主业”发展模式支持全区创建特色产业平台,不断提升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创新度、贡献度。持续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支持西部五镇特色生态产业平台提档升级。加大区域专业化中小微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发展。加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小城市培育、千年古城等试点建设支持力度。

2.推进区域商贸体系建设。鼓励在区域建设一批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生活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大中型商超等商业基础设施。支持新建改造一批商贸中心、超市、餐饮等服务网点。加快推进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培育中央厨房、直供直销、加工体验、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整合邮政、供销等基层网点资源,健全完善区域电子商务和乡村物流配送体系,着力破解区域物流“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支持区域在城区建立农产品品牌馆或展示展销馆。

3.强化产业项目支撑。围绕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支持区域做强做大传统支柱型产业和特色经济,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项目,形成“一区域一特色”发展格局。突出“一盘棋”统筹协同,加强重大产业项目区级统筹、区域联动。支持区域加大标准厂房、储能项目等建设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实施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行动

1.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深化交通西进行动,提速全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余杭至其他地区的铁路项目推进。力争高速铁路覆盖到区、高等级公路覆盖到镇村。结合省市区治堵工作与城市建设开发进度,集中攻坚“断头路”“卡脖子路”。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和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保障体系。

2.完善城市设施体系。建设集约高效、富有韧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老旧污水管道有机更新。推进地下管网建设,因地制宜敷设管线。加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完善河道行洪排涝设施网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全区供水设施布局,强化水安全保障,促进优水优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统筹城乡电网发展,加速城镇电网提档升级,增强农村电力保障能力。积极推进燃气电源项目、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

3.提升区域宜居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养老、托育、体育、文化等各类配套设施配置,创新加装电梯管理机制。深化未来社区建设,协同推进示范引领型和普惠共享型项目。十四五期间,累计推出66个未来社区创建项目,覆盖50%以上城镇社区。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公租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三)实施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行动

1.推动优质教育均衡供给。以公办园为主体,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加快乡镇幼儿园扩容建设,实施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推动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学校改造提升。推进跨区域跨层级名校集团化办学扩面提质,支持区属高中名校与乡镇开展集团化合作办学。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组建跨地区义务教育共同体,区域内教共体建设逐步向融合型、共建型模式为主转变。

2.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延伸。实施区级强院工程,推进三级医院区域全覆盖,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人才培训,以基层需求为导向,每年从西部镇遴选一批优秀卫生人次到区级医院参加培训,提升区域临床专科的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深化基层医疗人员更新补充机制,完善医共体模式下基层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推进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团队在乡村全覆盖。健全完善社保体系,逐步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

3.健全城乡养老托育体系。优化养老机构空间布局,加大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强化街社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错位经营和标准化建设,康养联合体乡镇覆盖率100%。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着力完善农村社区步行15分钟的居家养老服务圈。加快托幼集成一体化改革,巩固多元化办托体系,新增普惠托位360个以上,全区每千人托位数达3.8个以上。加强基层儿保人员的配置,有条件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医防护”一体化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

(四)实施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提升行动

1.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统筹调配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9%,回收利用率达76%。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建设改造,全面实现“污水零直排”。健全完善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布设,优化区域自动监测站点布局,进一步优化水环境监测断面。依托“互联网+回收模式”、“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平台,健全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2.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修复试点建设。探索构建区级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落实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制度,创新“绿水青山”保值增值制度,努力探索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提升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3.提升区域建设绿色水平。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着力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充电桩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全区居民车辆的市场渗透率。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加强海绵型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

四、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一)实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1.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力争粮食年播种面积22.29万亩、产量2亿斤以上;蔬菜面积稳定在20万亩、产量38万吨以上;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0.6万头以上。完善种粮降本增效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户的政策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力度,切实提高种粮综合效益。积极推进稻渔、稻蛙、稻鳖等农作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经济,优化生产布局,满足农产品多样性需求。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实施种业振兴计划,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到2027年,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100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绿色农田)5个,区域性现代农事服务中心9个。

2.加快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融合发展和扶优扶强,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创客等引领带动作用,创新抱团发展、收益分红、共富基金等联农带农和利益分享机制,把就业岗位和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乡村、留给农民。持续深化 “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积极创建全省“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示范县。以“径山茶”品牌综合保护为引领,加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打造一批示范影响作用大、共富带动效果好、具有鲜明余杭特质的农业品牌。实施区域富民产业“一链十亿”工程,培育打造区域富民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3条年产值超5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15亿元。

3.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行动,支持“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充分挖掘农村特色资源禀赋,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康养休闲、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健全农业多重价值拓展实现机制。深化农村职业经理人和乡村运营师等做法,支持乡贤、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经营;学习推广以强村公司壮大集体经济的做法,支持各镇街以全资、控股、参股和多村抱团等形式有序发展强村公司,持续激活乡村资源要素潜力,鼓励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绿色康养、文化创意等兴业富民新业态。学习推广联合体抱团发展模式,深化片区化、组团式集体经济发展运营。

(二)实施乡村宜居宜业提升行动

1.持续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支持全区与毗邻区域同城化发展,支持重点镇打造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其对周边乡镇地区的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立足乡村实际,按照城郊融合、集聚建设、特色保护、精明收缩和整治提升五种类型分类施策推进村庄发展。

2.全域提升乡村风貌。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提升改造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100%、出水水质达标率达到 95%以上。尊重村庄肌理,推进杭派民居建设,推进农房改造、庭院美化,推进管线序化和道路平整美化。探索农村物业管理模式,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

3.全力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本。聚焦“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持续推进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示范带、示范乡镇、示范村(未来乡村)创建。聚焦特色化建设、艺术化打造、产业化开发,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特色村、和美乡村(未来乡村)建设,到2025年,建成区级未来乡村示范带10条,省级和美乡村(未来乡村)10个。认定一批特色民宿村,培育壮大民宿经济。打造市级未来乡村共富引领带2条,整体带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实施乡村文明善治提升行动

1.深化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坚持塑形与铸魂并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发展内涵。持续深入开展“最美”主题宣传、道德模范选树等公民道德建设,强化农民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办好公益性讲座、送电影下乡、群众性文艺演出等活动,提升基本公共文体服务水平。

2.加强保护传承“乡村记忆”。开展乡村历史建筑保护,每年开展乡土建筑保护工程,有效利用乡土建筑建设一批乡村博物馆,展示乡土特色文化,启动一批省、市、区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工程,深入挖掘、保护、利用传统村落中的农业文化遗产,做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投工作;继续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传承创新一批乡村传统技艺,发掘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深入开展乡村文化调查与保护,挖掘乡村优秀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节庆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礼仪文化等乡村文化资源,深入开展跟着节气游乡村活动,引导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

3.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推进“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协商议事活动流程和决策方式,搭建多元化议事协商平台,擦亮“五和众联”“五环协商”等村社治理品牌。开展省级乡村治理现代化试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加强区级清廉村居样板村和民主法治村建设,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到2027年,全区创建清廉村居数量超过100个。推动基层智治综合应用迭代升级,打造区域社会治理标杆城市,深入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四)实施乡村共同富裕提升行动

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盘活利用村级留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指标,推广“飞地”抱团、集体入股等模式,培育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来源。支持以村为主体申报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产生的节余指标优先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立基于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收益分配制度,增加村集体成员分红、股金、福利等财产性收入。每年实施飞地抱团项目2个以上,实现投资分红300万元,全部村的集体经营性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2.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施100家家庭农场培育提升、乡村绿领人才培育、乡村工匠培育、5家农业龙头企业倍增强能等计划,成立农业龙头企业联盟、农创客联盟,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民多途径就业。加强政第引导,扶持山区小农户向生产生活条件好、创业就业机会多的中心村、乡镇以及城区等节点转移就业。坚持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层次和质量。坚持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每年培训乡村振兴领军人才50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50人、农业农村带头人50人。

3.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完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制度。强化农业招商引资,整合资金重点支持具有先进性、引领性的农业大项目。创新抱团发展、共富基金等联农带农利益分享机制。启动开展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打造区域富民产业3条左右,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特别是积板推动预制莱产业发展。创新产村融合发展模式,结合未来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培育发展,鼓励盘活利用农房用于建设民宿(农家乐)、来料加工厂房、卫生室、文化礼堂、陈列馆等,开辟农民财产收入来源。实施“百镇千宅亿元”工程,每年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200宗以上,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2亿元以上,完善区县(市)协作机制,落实协作帮促资金累计不少于11亿元。

4. 持续开展协作帮促活动。持续深化和完善区县协作机制、“联乡结村”、百社百企结百村帮促活动,牵头协作单位与临安区密切合作,推动产业共兴、飞地共创、项目共引、设施共建、服务共享、人才共育、消费共促、文化共融、生态共保、社会共帮,助推临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落实协作帮促资金累计不少于11亿元。

五、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统筹城乡区域规划布局

1.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按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实现多规合一。通过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单元详细规划编制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管控全覆盖。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争取推进省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试点和监管系统建设试点。

2.构建“规划—建设—管理”全周期闭环机制。推进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在余杭全面贯通,推广“规划建设管理”应用。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用地空间适配、土地要素保障账册机制,协调空间布局矛盾。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方案设计审查机制,全面建立多审合一数字化协同模式。深化多测合一改革,实现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3.深化农房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农房“浙建事”和“浙农宅地”应用贯通落地,优化农房建设审批流程,推进宅基地建房一次申请、并联审批。完善农房全生命周期管理、宅基地房地一体监管等机制,全面排查农村自建房,依法整治农村危房。

(二)统筹城乡要素配置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探索以积分制为依据的紧缺公共服务梯度供给制度。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三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转让机制和农民市民化后权益退出与城镇住房等保障衔接机制。

2.深化“两进两回”行动。加强乡村人才建设,开展“五路人才促振兴奔共富”活动,成立余杭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联盟、农创客联盟,每年举办全区农创客大赛,推动大学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省市区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50人次以上。拓宽乡村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保险机构对接合作,推出一批新的金融产品、保险产品。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保费补贴额度。

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引导土地整村流转,建设不同类型的农业“标准地”。2023年启动流转500亩以上规模,建设农业标准地+“双强”行动试点2个。

(三)统筹城乡公共资源

1.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化力量有序参与。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65公里,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100%。完善农村供水区级统管机制,城乡供水同质化率稳定在100%。每年新增农村体育场地设施15个,建成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10个,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加强农村燃气供气规范化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加快建设区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含快递共富驿站)35个。

2.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名师乡村工作室”“高水平医联体”“区域医共体”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实施城区与乡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农村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基本达到当地城区平均水平;推进跨区域城乡教共体建设,提高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比例,建立健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100%以上服务能力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推广“农村老年公寓+养老服务”等模式;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的关爱服务。

3.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扎实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应用,重点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化监管和生产方式应用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等,加快缩小城乡“数字差距”,建设数字乡村36个。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培育网上农博、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电子商务新业态,建成电子商务专业村36个,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余杭区实施区域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工程推进。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牵头细化专项方案,建立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抓好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要高质高效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重点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投融资机制创新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出台支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资金统筹,用好政策工具,加快构建财政投入撬动、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工程实施用地保障,新编区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三)强化氛围营造。以“八八战略”和“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为新起点,站位“千万工程”源起地、未来乡村实践地和共同富裕嘱托地,积极开展综合试点和单项试点,努力打造标志性成果。通过举办成果巡礼、现场推进会等系列活动,加大宣传推广,营造大胆探索实践、积极改革创新的氛围,有力带动面上整体提升。

(四)强化督导服务。分专项分层级建立重大项目实施情况清单和核心指标体系,依托省数字化督考平台,强化信息共享、监测分析和督导评估。建立重大项目联系机制,开展常态化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协调服务。实施工程进展晾晒机制,每月通报各项工作进度,及时调度、及时预警,全面保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附件:余政办〔2023〕29号 (1).wp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