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坚 黄湖微融媒体中心 姚玲玲) 一把手工制作的西湖绸伞,既传承了古老文化,也承载着亚运梦想,还筑起一条家门口的共富路。前日,“青山有伞”主题创作会在黄湖镇青山村石扶梯西湖绸伞工作室举行。

渐变的刷花技法,将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灵动的姿态,生动地展现在西湖绸伞之上,传统技艺与现代体育盛会亦于此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融。

西湖绸伞问世于1932年,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1年,传承人宋志明与黄湖结缘,在青山村开设西湖绸伞工作室。“我想用经典传统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助力,希望让这项带有浓厚杭州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技艺被更多人熟知。”宋志明说。

当天,还发布了“青山有伞”技艺培训及生产带动项目,招募当地村民学习西湖绸伞制作技艺,并以统一管理、订单生产的协作形式,带动大家一起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中来,帮助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宋志明技能大师工作室还与青山村驻村手绘插画师小志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开发“黄湖八景”系列主题伞项目,让当地美景搭载西湖绸伞,实现更广泛传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