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樊杭强 记者 徐赣鹰) 近日,在钱江海关驻余杭办事处业务现场,杭州益利素勒精线有限公司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机械设备快速完成通关手续。依据中国-东盟自贸协定,该批货物可以享受零关税。
“益利素勒”位于瓶窑镇,是当地生产超精细漆包线的行业龙头企业,需要从马来西亚、瑞士等国家和地区进口设备及原材料。公司关务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们通过自贸协定进口货物减免税款超过400万元,经营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
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纸黄金”的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是出口产品在进口国享受优惠关税待遇的重要凭证。当前,我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不少余杭外贸企业凭借原产地证书降低关税成本,搭上政策“顺风车”,走上发展“快车道”。据统计,今年以来,钱江海关驻余杭办事处已帮助辖区企业享受税收减免超2000万元,超去年同期一倍。
为使外贸企业“能用、想用、会用、用好”自贸协定优惠政策“走出去”,钱江海关驻余杭办事处通过入企宣讲、在线直通车云课堂等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贯和应用指导,提升企业对自贸协定原产地规则、关税减让、原产地证书申办等内容的认知度和利用水平。同时,大力推广智能审核、自助打印、邮寄办等便利化措施,保证自贸协定政策红利易享、快享、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