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者 诸飞扬 陈名) “以前我只能在马路旁边跑步,儿子打球要去几公里外的收费体育馆。现在家门口就能跑步、打球,不但安全、距离近,而且免费。”居住在仓前街道欧美金融城南侧健身广场附近的何建强笑着说。
这段时间,余杭市民不难发现,不少“边角空地”发生了新变化,有的铺上塑胶跑道,有的安装体育设施……这些充分利用公园绿地、桥下空间、河边绿道等“金角银边”区域建设的体育场地设施,都是嵌入式体育场地。
这些体育场地以贴近群众生活为宗旨,以建设“10分钟健身圈”为目标,实行分时段免费、低收费开放,面向特定人群(学生、老年人、引进人才、残障人士等)提供优惠制度,有效解决了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
除了“变废为宝”“见缝插针”的建设理念,作为创新创业的高地,余杭企业园区密布。为了让“10分钟健身圈”建设更好地惠及市民,余杭在全市首提首创“园区嵌入体育设施配套行动”,对全区32个大型工业园区和40个省级小微产业园进行摸排,梳理闲置空间,以企业文化、运动社团、兴趣圈层为牵引,建设体育场地,营造出“运动+工作”“运动+体验”“运动+交流”的全新生态。
“我在附近上班,晚饭后花5分钟到这里,沿着绿道走几圈,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据说这里还是‘梦马’的线路。”在EFC欧美金融中心上班的王晨涛说。
在建设过程中,余杭既考虑全民健身与运动休闲的需求,又考虑举办专业竞技赛事和群众性体育赛事的需求,做到“闲时可锻炼、赛时可启用”。近年来,余杭用好用活嵌入式体育场地,持续培育“梦想小镇马拉松”“运动狂欢节”“园区运动会”等特色品牌赛事,激发赛事经济活力。
此外,余杭还致力于送体育场地下基层、进村社,嵌入式体育场地增量在乡村布局占比达50%以上。
为了便利市民就近健身,“看余杭”App和“余杭文旅”微信公众号中还设置了全民健身地图模块,市民可以线上查询全区“低免开放”场地,包括设施类型、位置距离等信息。
从数字化到智慧化,余杭不断优化体育场地运维调配模式。“中泰运动公园投用以后,我每天都来这里晨跑。环境好,场地专业,加上数字化管理模式,跑起来更加舒心了。”家住中泰的李国斌告诉记者。
据了解,中泰运动公园开展智慧化无人化管理试点,零成本引入科技体育企业,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智慧化改造现有场地,有效解决无差别开放设施易损坏、易产生占场冲突等问题。
在杭州亚运会到来之际,余杭以方寸之间小场地,做好全民健身大文章。2022年,余杭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135处、7类球场203个,面积76983平方米,去年年度任务完成率达256.6%,户外体育场地设施新国标普及率首次达100%,余杭区获评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赛马优秀区县(市)。日前,中泰街道运动公园、仓前街道欧美金融城南侧健身广场获评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志性成果。
接下来,余杭将继续完善嵌入式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管理使用、监督维护机制,不断扩大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有效供给,到2024年,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有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要。以亚运会为契机,推动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具有特色亮点的“10分钟健身圈”,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