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荣华/摄

本报讯 (记者 张瑚滢) 记者从余杭鸟友圈获悉,最近南湖成了鸟友们关注的热点,因为湖边湿地上到访了一位特殊的贵客——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据悉,这是余杭近年来第二次记录到彩鹮。

观鸟爱好者汤荣华家住瓶窑,连日来他一直静候在南湖边,希望用相机记录下候鸟在湖边湿地漫步觅食的美妙画面。没想到,他等来了彩鹮。

据汤荣华介绍,这是一只成年彩鹮,它在湿地浅水中缓慢行走,与白鹭、野鸭、鹬类等鸟类一起,用镰刀状的喙在水中悠闲觅食。彩鹮体形修长,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羽翼呈现出深橄榄绿色和黑色。展开双翅时,它的羽色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金属光泽,并随着移动变幻多彩。

据悉,彩鹮在中国相当珍稀,曾经一度见不到它那美丽的身姿,《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不得不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自2009年以来,中国境内逐渐有了它的踪迹,这次现身余杭南湖实属难得。

彩鹮大多数时间躲藏在湖面芦苇、水草丛中,近距离观察的机会很难得。“鸟类通常都比较警惕,这只彩鹮是我在距离它60米开外的地方拍摄的。早上,它出来两三分钟就回去了,中午被发现时它正在湿地觅食,大概拍摄了2小时。”从2010年开始拍鸟的汤荣华是一名教师,寒暑假他还会去外省拍鸟,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江西鄱阳湖。

“不仅是本地鸟友被这只彩鹮吸引,连外省的鸟友也特意赶过来拍摄。最近三四年,杭州出现过两次彩鹮,上一次是2021年6月,在北湖草荡。那次我也去了现场,这些都是我拍摄鸟类难得的机会,不容错失。”汤荣华激动地告诉记者,对于观鸟摄影爱好者来说,使用特殊镜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镜头的起步价往往超过1万元,这次他拍摄彩鹮使用的是600-800毫米定焦镜头,仅光镜头本身就耗资10万元。

浙江地处全球候鸟八大迁徙线之东亚至澳大利亚迁徙线,越来越多的候鸟在迁徙过境杭州时选择余杭湿地停歇或越冬。目前,余杭区有记录的国家珍稀保护鸟类达40余种,包括白鹤、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1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