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金秋九月,苕溪岸边,飞驰的高铁和便捷的地铁在余杭大地交织穿梭。中华文明圣地的余杭,正向着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笃定前行。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是杭州余杭作为浙江大区的使命担当,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时代给予每位党员干部的光荣答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建设新中心,紧抓时与势,奋进正当时。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喜迎二十大 畅谈新中心”栏目,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共识,激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锚定目标、担当实干、锐意进取,奋力谱写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恢宏篇章,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讯 (记者 刘丽雯 于熙然 见习记者 李雅兰) 在9月23日上午举行的“杭州这十年·余杭”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余杭宣布了加快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十大工程”,为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吹响了号角。

9月24日下午,“畅谈城市新中心”专家研讨会邀请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蓝蔚青、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江山舞、浙江经略规划咨询集团董事长魏李鹏、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汤海孺和杭州电视台资深媒体人张平走进余杭,聚焦余杭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时与势、新中心“十大工程”、创新策源地建设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围绕“余杭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时与势”这一话题,专家们普遍认为,“新”是开辟新路之新,“心”是引领未来之心,而余杭恰逢其“时”、正乘其“势”,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走上建设城市新中心之路。

围绕“建设城市新中心‘十大工程’”话题,专家们普遍认为,余杭所要建设的城市新中心是全新的城市样态,体现了城市发展理念的迭代。“十大工程”背后是生产、生活、生态和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融合,是余杭走向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的可行蓝图。“十大工程”体现了对城市建设各个方面的统筹考量,接长长板,补齐短板。他们认为,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余杭要在高水平产城融合、高品质科技人文融合上为全市全省全国探路,产业要有高度,城市要有温度,人才要有密度,文化要有厚度,智治要有宽度,以“前沿科技、未来产业、东方文化、善治城市”刻画和诠释城市发展新形象。

围绕如何推进“创新策源工程”等话题,专家们普遍认为要探索新型创新载体,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生态,同时增加人文关怀。他们表示“科学家也需要烟火气”,要把城市作为生命体,增加“软性”因素,用心触碰人心,才能更好地将人才集聚的优势转化为市场创新优势,用更多更新的科技成果引风气之先。

近三个小时的讨论,让参会者意犹未尽,种种希冀和建议百花齐放,专家们对余杭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新中心充满信心。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余杭在时代召唤下顺势而起,扬帆起航,新中心将迸发出更大的增长动能。

座谈会前,参会人员来到奥克斯中心59层,从余杭最高处俯瞰城市全貌,鳞次栉比的高楼和规划井然的道路直观展示了余杭高质量发展成果。之后一行人又参观了未来科技城城市展馆,感受未来科技城从诞生至今走过的风雨兼程路,对余杭的蝶变发展和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决心有了更深感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