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筱 朱晨皓 通讯员 王黎娜) 昨日,运溪高架路文一西路互通E匝道(下匝道)迎来开通后的第一个早高峰。

“今年4月F匝道(上匝道)开通后,我可以直接从文一西路互通上运溪高架回良渚,不过早上上班要开到复地上城下高架,再掉头走一段地面道路。”在未来科技城工作的周先生感慨道,早高峰车流量大加上地面道路施工,这段路让他的通勤不太完美,“现在好了,这个匝道一开通,方便了许多,我要赶紧通知单位同事”。

作为运溪高架路在未来科技城板块重要的配套交通转换枢纽,文一西路互通往北衔接高铁西站新城、良渚文化村,往东连接西湖区。同时,它与F匝道构成“一上一下”完整体系,实现了未来科技城与良渚之间全程高架通行。

“对于仁和、良渚和瓶窑片区往未来科技城、杭州城西方向的市民来说,可以进入‘不间断’的快速路网模式。”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项目负责人沈晓杰介绍,自F匝道通车后,区交通运输局迅速转向E匝道建设。112个日夜,1000米匝道桥,70根桩基,29个承台,29根墩柱……建设者头顶烈日、脚踏滚烫桥面,工作服上花白的盐渍是他们的“军功章”,匝道早日通车是他们夙兴夜寐、日夜兼程的最大动力。

区交通部门合理利用时间、紧凑安排工序,按小时倒排工期,“无缝衔接”开展作业。面对高温热浪,安排工人错时作业,在17时到次日早上时间段增加工人数进行“两班倒”,高峰期现场有近400人同时作业。针对钢结构施工需要在高温箱室内进行焊接,施工方及时增加通风口,并在箱室内放置大量冰块,确保焊接作业人员安全作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