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俞杰 宋晗语 沈昊宇) 昨日,第三个“杭州良渚日”来临之际,良渚遗址保护工作迈出重要一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与敦煌研究院战略合作签约暨老虎岭遗址公园开园仪式举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刘颖出席并讲话。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区领导王姝、汤丽玉、倪伟俊、沈洪相、许玲娣、傅丽华、斯建刚,以及有关平台、部门、镇街负责人等参加。

活动中,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与敦煌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东南分中心”正式揭牌。双方将合力攻坚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世界性难题,共同探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路径,努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新典范。

刘颖代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与会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良渚文化保护研究传承利用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关于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决策部署,放大格局、提高站位,以本次签约为新起点,持续做好良渚文化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这篇大文章,共同打造大遗址保护工程的世界典范。

刘颖指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不仅仅是让杭州多了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而是在于良渚遗址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在世界上树立了标识,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终于得到国际认可;二是良渚申遗成功标志着关于文明的标准,我们给出了良渚标准和中国方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2019年7月6日,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敦煌研究院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石窟寺和土遗址保护研究最有实力的保护科研单位,建立了国内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分中心”为支点,良渚和敦煌将树立“以保护为基础、以研究为核心、以弘扬为目的”的理念,依托敦煌研究院在土遗址、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研究以及文化弘扬方面的经验和实力,围绕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技术、土遗址遗产监测、数字再现等内容,共同开展项目建设、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等多层次、高水平、长期性的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提升土遗址保护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推动形成一批科研成果、示范案例和技术标准,实现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活动中还视频连线了老虎岭遗址公园开园现场。这是目前良渚遗址唯一一处展示水利系统剖面结构的遗址点,将进一步丰富良渚古城遗址现场展示的形式种类,也标志着由城址区、瑶山遗址区、外围水利系统共同组成的遗产展示体系形成,推动良渚古城遗址以整体形态更好地走入大众视野。

据了解,2022年“杭州良渚日”系列活动还包括“巍巍如天”——陶寺遗址考古成果精华展、“走进五千年”公众体验周以及《莫高窟的保护历程——见证莫高精神》《形而上下 各领风骚——中华文明探源视野下的良渚与陶寺》《发挥双栖跨界力量 讲好古代中国故事》等主题讲座、沙龙等,为公众准备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