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印象里,乡村可以找回乡愁,而在青山村,还可以遇见未来。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的青山村,原本是个典型山村,面临着空心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直至借助保护龙坞水源地的机遇,黄湖镇打破了僵局,开始吸引年轻的新村民,形成了年轻人才逆流乡村的新变化。

而此时,黄湖镇已谋划起后半篇文章——如何将青山经验迭代升级,复制到全镇?如何让年轻人才留下来,让新老村民在互动中共建未来乡村?

“这个答案就是,要让黄湖成为能让人安静生活的地方,更是能让人沉心做事的地方。”黄湖镇党委负责人说。

思路与实践一以贯之。从2020年启动“未来乡村实验区”改革开始,黄湖镇打造了未来村居、未来村业、未来村文、未来村治、未来村民五大场景。近一年里,该镇更是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做法——设立未来乡村议事会,建立村民义务日机制,探索“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来做”;实施“自然好邻居”计划,鼓励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农家乐、民宿及手工艺培训等服务业;成立“善美青山”社区基金会,联动“青山同心荟”、乡贤及社会资源,融入乡村基层治理;上线“善美青山”小程序,以数字化改革驱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制度重塑……

人间青山,烟火黄湖。在迈向共同富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征程里,凝聚黄湖特色的未来乡村正逐步成形。

做深“自然好邻居”

让产业红利普惠家家户户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中,建立强村富民发展共同体是未来乡村产业振兴的抓手。这个共同体如何建?青山村选择了以生态资源入股。

生态资源入股从保护一滴水开始。2015年,黄湖镇在大力保护龙坞水源地时,将水源地周边整治与保障村民利益统筹考虑,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及其伙伴创建了善水基金信托。自此,水库周边的43户农户在日常生产收入的基础上,通过毛竹林地流转和参与水源保护项目,又分别新增收入。老百姓增收的同时,水源地水质得到极大提升。

很快,以善水基金撬动乡村向善发展的模式进一步升华,“自然好邻居”项目诞生了。“我们想要鼓励更多的村民,养成环境友好型的生活经营方式,同时也能共享更多的产业发展红利。因此,我们联合了青山村村委和‘青山同心荟’一同发起了‘自然好邻居’项目。”黄湖镇有关负责人说。

举个简单的例子,年过六十的潘梅珍是位地道的本地村民,家中有4间闲置房。自参与“自然好邻居”项目后,潘梅珍家中的闲置房被改造成民宿。每间房每接待一晚,她可增加收入120元。而如果希望收获更多的客流,她需要遵守水资源保护、不使用一次性制品、垃圾分类等规则,参与村庄治理工作。这些行为会被量化为绿色积分档案,也成了评定星级家庭的依据。同时,村民收益的10%返还至“善水基金”,用于水源地的可持续保护。由此,村民增收与环境保护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至此,黄湖镇“以生态资源入股”的文章并未收尾,转而通过成立余杭绿水未来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的形式进一步升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绿水公司有专业团队,可以承担起盘活村内生态和闲散资源、整合文旅产业项目资源、开展招商引资、统一运营品牌的重要任务。”该负责人说。该公司成立后,迅速搭建起“自然好邻居”产业平台,并上线“自然好邻居”访客预约和派单系统,实行统一品牌运营。据统计,参与“自然好邻居”项目的农户实现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2021年青山村的实践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在“自然好邻居”的项目计划中,黄湖镇不放弃每一位村民。2021年底,黄湖镇针对低收入群体因无足够资金改造闲置房间,而无法经营民宿、农家乐的情况,启动“产业共富计划”、成立“善美青山”社会基金会。

“有了镇里的支持,低收入的村民可以向余杭农商行黄湖支行申请低息贷款,‘善美青山’社会基金会也会提供利息补贴和创业保险。这样大家都能参与到村里的产业中来。”青山村职业经理人杨环环说。

近来,绿水公司也正在村民家中收集各类特色农产品,并邀请融设计图书馆的设计师进行公益设计,计划以统一的品牌向外推广青山出品。同时,该公司也正扩大服务范围,从青山村扩展至黄湖全镇,以产业招商会的形式引进旅游开发项目,盘活更多村落的闲置空间。

关怀“一老一小”

让乡村共享品质服务

“0到3岁,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在农村,不少家庭都会忽视这个时期的教育,将孩子交给家里老人照顾。但老人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相对传统,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黄湖镇党委负责人说。

如何让乡村的孩子也能拥有高品质的教育?黄湖镇为他们建起了“养育未来”0至3岁婴幼儿成长驿站,预计到今年6月1日期间开放试运行。

据黄湖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驿站将重点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定期走访、摸排黄湖全镇的婴幼儿家庭底数及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这些家庭提供专业的婴幼儿照护技能培训,从而普及、加强婴幼儿家长科学养育意识和能力。

不只是婴幼儿时期,黄湖镇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全周期。当前,黄湖镇正积极打造乡村儿童美好教育品牌,通过引入“养育未来”公益项目,积极探索建设儿童友好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打造出集自然教育、传统工艺、美学教育、社会实践于一体的“青山学堂”品牌。

自然教育是黄湖镇的特色。每到暑期,青山自然学校作为公益性的自然教育研究机构,会联合黄湖镇及社会志愿者一同举办特色夏令营活动。而夏令营的每一位授课老师,都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他们中有设计专业的研究生、知名企业的员工、创意行业的创始人等。他们制定的课程也十分丰富,既有趣味科学、文化与交流戏曲体验,也有自然与音律体验、数字体育等。家门口就能为孩子报名优质夏令营,身为两个孩子的家长,李艳礼很是开心:“比起自己待在家里写作业、玩手机,孩子们更想参加夏令营。这里的课程有趣,而且还有同龄的小伙伴。”

除了关注儿童的成长,黄湖镇也注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围绕医养结合的初心,黄湖镇打造了余杭区首家嵌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并分批依次提升改造内部设施,有效缓解了当地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与此同时,黄湖镇在未来乡村的建设中,也正在探索老人办事不出村的模式。“核心的思路就是要将便民服务下延。我们的邻里中心,提供镇级便民服务项目,可派出代办员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代办业务。”黄湖镇相关工作人员说,“同时,我们也通过‘善美青山’村民客户端开通邻里互助服务,帮忙的村民可以获得贡献分和信用分的奖励。”

培育乡村文明

让村民凝聚向善力量

无论是保护龙坞水源,还是推进“自然好邻居”项目,又或是在公益自然教育活动中,新村民与老村民和谐共处、携手共建的画面,在黄湖镇随处可见。在青山村最早的“新村民”、大自然保护协会项目经理张海江的眼里,黄湖镇所打造的未来乡村,和城市一样,是个有许多可能的地方。

这些可能之所以能成为现实,原因之一是黄湖镇建立了共商共议机制,让新老村民成为乡村运营的当家人。每月月末,张海江都会参加村里的“未来乡村议事会”,与其他村民共商村庄建设、发展和运营议题。“我们可以尝试依托村里的自然优势,推出青山农产品和周边文创,与周边50余所学校和组织合作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所有这些收入可以用于支持水源保护、留守儿童夏令营等公益项目及自然学校运营……”与新老村民一同参与共商的,还有黄湖镇党委班子。该镇通过党建统领“下沉坐诊”机制,针对村社的共性问题,与新老村民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不断深化“三服务”。

共商是为了共建,从而营造出新老村民之间文明有礼的新气象。

自2021年起,黄湖镇围绕“数智赋能文明实践,未来乡村文明有礼”的主题,推出“善美青山”场景应用,扎实推进余杭区“文明有礼”基本单元创建工作。

“在系统开发之初,我们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因地制宜制定了贡献分和信用分相结合的‘双积分’体系。贡献分可以通过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方式获取,信用分主要对村民履行村规民约的情况进行线上评议。”黄湖镇相关负责人说,“有了‘双积分’,就可以在‘善美青山’社区基金会进行积分兑换,也可享受文明授信、贷款贴息等绿色金融政策。”

在此基础下,黄湖镇“善美青山”场景应用便围绕“双积分”的获取场景推出10余项系统功能板块,包括了青山声音、未来乡村议事会、帮帮我吧、垃圾分类、二手集市等。

“善美青山”场景应用的上线,激活了村民的社会责任感。在村民义务日、修葺节中,大伙儿自主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相伴而生的,是未来乡村的“模样”愈发清晰,共同富裕精神富有的氛围愈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