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我区食品安全,构建食品安全无忧消费环境,根据《杭州市余杭区2022年度食品抽样检测计划》要求,全区继续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抽样检测。6月,全区共完成食品安全定量抽检675批次,合格668  批次,合格率98.96%。全区共完成食品安全定性抽检4872批次,合格4872批次,合格率100%。

一、定量抽检情况

农产品种养殖环节共抽检蔬菜、水产品2类产品16批次,合格16批次。食品生产环节共抽检茶叶及相关制品、蛋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糕点等13类产品61批次,合格61批次。食品流通环节共抽检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等18类产品459批次,合格455批次。永旺华东(苏州)商业有限公司杭州良渚店(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古墩路1888号T100)销售的1批次丑八怪丙溴磷不合格;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世纪华联超市公司亲亲家园店(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金家渡村(亲亲家园商业中心))销售的1批次基地冰鲜黄鱼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之和计)不合格;杭州余杭区仓前街道双清果蔬店(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青枫墅园山语阁7号11室)销售的1批次绿豆芽6-苄基腺嘌呤(6-BA)不合格;杭州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余杭第四分公司(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杭行金座1幢B1层001号铺位)销售的1批次鲜活皮皮虾镉(以Cd计)不合格。餐饮服务环节共抽检餐饮食品、豆制品、酒类、粮食加工品等10类产品136批次,合格133批次。杭州良寓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莫干山路2297号101、3层-5层)的1批次餐饮具大肠菌群不合格;杭州旺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古墩路1359-3)的1批次餐饮具大肠菌群不合格;驿家(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杭行路1025号3楼301室)的1批次餐饮具大肠菌群不合格。餐饮具集中消毒环节共抽检餐饮具3批次,合格3批次。

二、定性抽检情况

农产品种养殖环节加强对农产品种养殖单位的监督检查,畜禽屠宰企业开展自检2835批次,合格2835批次,合格率100%。各属地镇街加强对畜禽屠宰企业和农产品种植基地的定性抽检,共抽检2037批次,合格2037批次,合格率100%,其中畜牧尿样415批次,蔬菜1622批次。

三、不合格项目说明

6-苄基腺嘌呤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2015年第11号)中规定,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豆芽经营者不得经营含有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的豆芽。在豆芽生长期间,不法生产者利用6-苄基腺嘌呤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缩短豆芽生长周期、增加产量,抑制豆芽生根、改善外观的特性,非法使用该植物生长调节剂。

恩诺沙星,又名恩氟奎林羧酸,为化学合成广谱抑菌剂,在预防和治疗畜禽的细菌性感染及支原体病方面有良好效果。《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规定该类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0μg/kg。养殖户在使用该兽药时未遵从相应停药期,导致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限量值。长期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畜禽肉,可引起轻度胃肠道刺激或不适、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症状,大剂量或长期摄入还可能引起肝损害。

丙溴磷是一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非内吸性有机磷类杀虫剂,在叶片上有较好的渗透性,对柑橘红蜘蛛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丙溴磷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丙溴磷在柑橘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柑橘中丙溴磷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以上食品安全状况分析,仅供市民参考。


即食食品的消费提示

即食食品,国际上称为RTE(Ready-To-Eat)食品。通俗地说就是经过加工后,不需要继续加热杀菌,可以直接食用的,或生或熟的食品。为帮助广大消费者在炎炎夏日安全健康食用即食食品,区市场监管局特做如下消费提示。

一、即食食品分类

一般食品通常是根据其主要原料或者加工方式进行分类。而即食食品是基于其特定的可食用状态进行分类,无论生熟、包装与否,都可以直接食用,几乎涉及所有食品原料。大致分为三类。即食包装食品:经工业化加工生产的预包装食品。如肉灌肠类、冰淇淋等冷冻饮品、蛋糕、酸奶、饮料等。餐饮食品:经烹调加工的各类餐食。如熟肉或豆制品拼盘、蔬果沙拉或凉拌菜、各类畜禽水产菜肴、汤汁,米饭等主食和甜点等。即食生食食品:经初级处理而生食食品。如生牡蛎、生鱼片、即食生肉类或现场压榨蔬果汁等。

二、即食食品安全问题

同一般食品一样,即食食品可能面临同样的食品安全风险,如微生物、化学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标签或包装等问题。即食食品直接入口,不再进行任何加热杀菌过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即食食品安全问题还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感染风险,特别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包括乳制品、肉制品、生食蔬果、生食水产品和冰淇淋等,尤其是在冰箱冷藏温度过高( 7-10℃)或超过食品保质期的产品。单增李斯特菌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可在温度低至 0-10℃的条件下长期存活并缓慢生长,故有“冰箱杀手”之名。其对高盐、低温等多种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70℃下加热 2 分钟才能将单增李斯特菌杀灭。李斯特菌病是因食用被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引发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潜伏期 20 小时左右,也可长达 20-30 天。

三、消费者注意事项

消费者在日常选购和保存时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关注标签。正确选购,合理储存。特别注意保质期和贮藏方法。科学食用,注意正确的食用方法。二是观察冰箱温度。冰箱冷藏温度不应超过 6℃(最好 2-4℃)。储存食物时,要生熟分开,小份包装,定期清理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三是注意厨房安全。餐饮单位、食堂和家庭要保持厨房、就餐环境整洁和注重个人卫生,保持餐具清洁,经常进行蒸煮加热等杀菌处理,避免二次或交叉污染。四是关心易感人群。孕妇、儿童、老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是可能被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因此,应根据个人身体特点和健康状况,不吃或尽量少吃生肉制品、生制动物性水产品,以及冷冻饮品等。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