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查看申报步骤

本报讯 (记者 余文) 记者从区公安分局获悉,近期余杭查处了多起妨害疫情防控案件。

案例一:杭州某蔬菜市场负责人拒不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被行政拘留

4月3日下午,良渚街道办事处在日常防疫检查中发现何某某作为杭州某蔬菜市场负责人,拒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进入市场人员未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核验以及督促规范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且对二次进入市场的车辆不再开展防疫检查,造成疫情传播风险。余杭区公安分局依法对何某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

案例二:来自省外疫情重点地区的货车司机谎报行程被行政拘留

4月3日晚上,货车司机邹某某为逃避疫情防控措施,向防疫工作人员出具他人的行程码截图,隐瞒自己来自省外疫情重点地区的事实,被公安机关查获。区公安分局依法对邹某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案例三:殴打防疫工作人员被行政拘留

4月1日下午,王某在五常街道西溪北苑北区南门出入口,拒不配合扫码措施,并拉扯推搡现场防疫工作志愿者杨某某,导致杨某某摔倒在地。区公安分局依法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

案例四:辱骂防疫工作人员被行政罚款

3月30日下午,安某某在良渚街道博园路8号水果市场南门,不服从现场疫情防控措施,并公然辱骂现场防疫工作人员。区公安分局依法对安某某作出行政罚款的处罚。

案例五:两人未及时主动向社区报备造成社会面传播风险被立案调查

3月28日凌晨,金某某、金某从省外重点地区同时返杭,均未及时主动向社区报备、未落实相关健康管理措施,造成社会面传播风险,后在集中隔离点中1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目前,2人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已被余杭区分局立案调查。

阅读延伸

疫情瞒报立案调查 这8类人赶紧主动报备

近日,全国各地在对密接、次密接人员调查过程中,部分人员隐瞒行程或未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相继被立案侦查。

目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疫情防控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及时主动报备是市民必须履行的疫情防控义务。

问:为什么要主动报备?

答:主动报备,对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遏制疫情蔓延,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期疫情呈多地多点多源散发、局部聚集态势。主动报备、主动检测意义重大。

问:应报备不报备会怎样?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也就是说,疫情期间若不如实申报,因此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的,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有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问:哪些情况需要主动报备?

答:若您或您的家人有以下情况,请及时、主动、如实地向所在村社或单位上报个人轨迹及身体状况。

1.有涉疫地旅居史:近14天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城市,或近期有其他涉疫地区旅居史人员来余返余人员。

2.外来返回人员:来自浙江省《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划分情况》中的“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地区、“核验2天(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地区来余返余时,应主动报备。

3.存在轨迹交集风险:密切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发现与已公布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时空轨迹重叠人员、同时空伴随人员。

4.健康码异常:持续关注自己的健康出行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变为“红码”“黄码”,也应第一时间主动报告。

5.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内如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第一时间向村社疫情防控办报备。

6.出现可疑症状就医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前往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不自行购药、服药,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

7.省内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入境口岸通道、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冷链食品相关企业、进口商品(邮件快件)、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高风险岗位人员,严格落实务工人员实名制登记和出入报备。

8.疫情防控部门要求报备的其他人员。

问:需要报备什么?

答: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现住址、所在单位、手机号码;

个人行程信息,包括出发地、目的地、中转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间及班次,自驾的提供车牌号;

如有境外旅居史的,需提供境外地、入境口岸隔离有关信息;

健康码、行程卡信息;

核酸检测时间及结果;

街道、社区及疫情防控部门要求报备的其他事项。

问:向谁报备?

答:为降低传播风险,原则上采取电话、微信等无接触方式报备。可向所在村社、工作单位或所在酒店、宾馆、民宿报告,并配合落实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来源:区疾控中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