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春日的黄湖镇青山村,桃李芬芳,姹紫嫣红。
新村民杜红梅和李默正忙着筹备新一季的食物设计发布会,这次的主题是“物尽其用·当食物遇到版画艺术”。
杜红梅与李默结识于美国内华达州的“火人节”,两个同在异乡、同样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孩走到了一起。
2020年9月,杜红梅、李默来到青山村,创立了“平行宇宙”品牌,开启了一段关于美食的研发推广之路。
让食物穿越时空
在“平行宇宙”的复刻下,更多传统糕点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穿越时空呈现在世人面前……
春日果子是一种唐代美食,以白芸豆粉、糯米粉为主料,裹以赤豆沙馅,做成樱花、桃花、梅花等各种形态。
制作时,先将几种原料揉捏成陀螺型,用细细的长针等分出花瓣雏形,再以类似木梭的小工具压出朵朵花瓣,用网筛做出小小的黄色花蕊,置于其间,白里透粉、赏心悦目,仿似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李默介绍,为了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她尝试着将豆沙馅改为百香果馅,切口明黄、入口酸甜,颇受年轻人的欢迎。
红桃粿是一种潮汕糕点,糯米粉做成粿皮,包入馅料,用粿印印出形状和纹路,最后上蒸笼蒸熟。李默用南瓜、艾草和红曲粉制成黄、绿、红三色,又将馅料改成当地村民常用的春笋雪菜肉丝馅,取名为“彩虹粿”,一口下去唇齿留香,色味俱佳。
宋朝的巧果儿、元朝的糖蒸酥酪、明朝的桂花绿豆糕、清朝的宫廷桃花酥……在“平行宇宙”的复刻下,更多传统糕点揭起尘封已久的面纱,穿越时空呈现在世人面前。“每一样糕点的背后,都能讲述一段历史和故事。”杜红梅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用食物着色食物
杜红梅和李默从中国传统的植物染色技艺中受到启发,研制出了多个创意美食。
“物尽其用”食物设计项目的源起,还要追溯到去年。“平行宇宙”受融设计图书馆“驻厨计划”邀约,开展中国传统手工艺与食物的相关研究。
第一季活动主题是“物尽其用,用食物着色食物”。杜红梅和李默从中国传统的植物染色技艺中受到启发,研制出多个创意食品:石榴汁、酒和茶调制的鸡尾酒饮料“石榴裙下”,苹果皮熬制的“苹果·檀唇果冻”,栀子花果实着色的栀子月饼,豆渣烘焙制成的豆渣饼干,等等。清新淡雅的色调、香甜可口的味道、物尽其用的理念、千年一脉的传承,都让观者开眼、食客开胃。
初战告捷,杜红梅和李默愈发坚定了传承中国传统饮食食谱的信心。
把食物做成版画
“每一次食物设计,都是与传统进行的一次对话。”
糕点在婚丧嫁娶和民俗节庆的餐桌上不可或缺,其定型器物即为印模(糕版),自宋代起日渐发达,一直传承至今。
在融设计图书馆,杜红梅、李默从展陈的几十块新疆模戳中受到启发,决定第二季要呈现中国传统的糕版艺术。为此,她们翻阅了《舌尖上的艺术—中国糕饼印模图鉴》《东京梦华录》《本草纲目》等书籍,从中揣摩技艺、寻找灵感,开启了历时3个月的学习、复刻、创新之路。
“每一次食物设计,都是与传统文化进行的一次对话。”李默从浩瀚的古籍诗词中觅见踪迹,在汴京的市井闾巷中感受繁华,在当下的精美复刻中品尝到美味与乐趣。
下一期,两个女孩打算把主题定为“大漆和食品”,涉足养生食品开发,辅以传统漆器展陈,多维度传播、推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记者 陈坚/文 倪明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