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余杭区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依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科学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为高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加快形成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履职优化教育政务服务
一是谋划制定教育奋进计划。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局机关牵头全区教育系统,结合区情实际,广邀省市教育专家和区内各教育阶段校长代表,集思广益,多轮研究,制定发布《余杭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计划(2021—2025年)》,聚焦实施高效率提升五育并举、高起点塑造特色品牌、高品质建设未来学校等8项行动,统筹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区等三项创建,全力构建资源充裕、公平开放、选择多元、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
二是加快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科学编制实施《余杭区教育项目布点规划(2021—2035年)》《余杭区“十四五”教育项目布点计划》,健全完善土地出让、任务书交办等各项规划建设机制,2021年秋季投用学校项目23个,新增学位23380个,均居全市前列。依托名校教育合作联盟,综合采用高校附属、名校结对、共同体建设等方式,与中国美院、杭师大、浙外等高等院校,上海徐汇区、杭州主城区等名优中小学多元开展教育合作,引进用好先进地区的教育资源、办学理念、管理机制。深入推进“润玉”德育、“阳光”体育、“新劳动”教育、“点亮”美育等工程,整体提升育人水平。2项德育成果获教育部表彰,艺术教育省级获奖13项,科创人工智能教育市级以上获奖295个,科创教育成果在《人民教育》发表。
三是全面落实“双减”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政策要求,牵头组建实体化运作的区级“双减”工作专班,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力打好作业管理减负提质、课后服务扩面升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三大攻坚战。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被列为省级实验区;完善放学后托管“1+X+T”服务模式,托管参与率95.82%,全市率先实现放学后托管公民办、幼小初覆盖率100%;创新建立培训机构“联系督导”机制,针对全区131家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落实“一机构一方案”稳控举措,治理工作得到教育部、杭州市暗访组充分肯定,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和办结率双100%。
(二)科学规范提升行政决策水平
一是健全履行重大行政决策。严格遵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贯彻落实区教育局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制度,切实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教育工作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规范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贯彻落实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参与完成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计划发文备案工作。
二是推进落实局机关和学校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职法律顾问4名,参与重大行政决定、合同审查,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等程序规定,完成未来科技城第四小学等8所学校学区划分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全区170余所学校采取“一校一聘”“多校联聘”等形式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在学生意外伤害、合同纠纷等领域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合法权益。
三是严格规范教育领域行政执法。有序完成行政执法证件更换工作,组织参加执法证考试,新增持证人员2名。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区教育局2021年度行政许可申请总数为2272宗,予以许可2272宗;行政给付总数为2次,给付总金额6077136元;行政确认总数为1051次;行政检查总数为5829次。开展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工作,从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环节对880个执法案卷自查自检,获评杭州市教育局年度案卷评查优秀案卷。
(三)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
一是贯彻落实校领导学法用法。借助“校长岗位提高培训班”、“暑期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德育工作会议形式,先后对全区500多名中小学以上的正、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邀请区检察院李圣洁检察官在2021学年全区德育工作会议上给全区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政教主任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讲座。
二是全力推进学校规范化管理。完善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制定学校督导联系人管理与考核制度,构建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督导体系,加大对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力度,优化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提升教育职责履行水平。深化学校校务公开,持续推进收费、招生、财务、食堂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校务公开,强化学校服务区域、招生政策等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及时性、统一性。
三是全面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会同区公安部门、区司法局为全区92个中小学(校区)选聘152名法制副校长。发挥区关工委“五老”讲师团的资源优势,依托校外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队伍,扎实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2021学年共进行校园法治讲座近50场。通过专题讲座、专项培训、宣传册发放等多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有序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等普法教育活动,督促全区70多所公民办学校加入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指导全区7万余名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和竞赛活动。开设家长学校法制教育课程,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法制教育网络,实现学生法制教育全覆盖。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1年,区教育局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尚有欠缺,能力有待加强,合法性审查等工作流程尚待进一步规范。二是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待进一步提升。法治教育在培育法律意识、塑造健全人格、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针对性与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行政执法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教育行政监管及执法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需要加快教育领域行政执法队伍骨干力量的培养。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听取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严格遵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贯彻落实区教育局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制度,切实将普法教育融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计划中。区教育局2021年全年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二)带头学法用法。落实领导班子“会前学法”制度,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及《民法典》《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法律、党内法规;深入学习《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
四、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制定公布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贯彻落实区教育局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制度,运用座谈会、听证会、民意调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严格实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面做好重大执法决定、信息公开、信访答复、行政机关合同等的法制审核,推动法治工作融入业务工作。
(二)优化法治教育宣传。重点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民促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强化“以案释法”,积极探索互动化、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新载体、新平台,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充实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开展多样化、精准化的法治宣传教育。
(三)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教育领域信用建设。健全完善“入学早知道”平台应用,在入学新生规模与分布摸底、学位供求趋势研判等方面,进一步畅通部门信息联动共享,有序分流生源,提升教育决策与治理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