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筱 江泽波) “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赢你。”“你可以想方法打败我,不能总学我。”……昨日,心理咨询师祝敏健来到仁和街道獐山社区,为11岁男孩坤坤上门做心理疏导。

坤坤有些内向,祝敏健试着从孩子拿手的象棋作为聊天的切入点。不一会儿,两人竟成了“师徒”,当上小老师的坤坤打开了话匣子。

据獐山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坤坤的家长在物流公司上班,本轮疫情让坤坤和家人隔离在两地,虽然社区给了孩子周到的照顾,但他仍觉得有些寂寞,渴望和同学们一起共度校园时光。

昨天,祝敏健陪着坤坤重温了和朋友们常玩的游戏,耐心地鼓励他并给出建议,最终让坤坤调整好心态。“长时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活动,会使人产生焦虑情绪,更多的引导互动,能帮助小朋友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祝敏健说。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居家隔离措施让不少居民处于禁足状态。为缓解大家的焦虑情绪,区卫健局组建了心理防“疫”专班,不仅有心理咨询师24小时在线,还有“抗击疫情智能心理咨询公益平台”线上小程序,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免费的心理援助服务。对于特殊人群,心理咨询师还会上门进行一对一咨询疏导。

如何处理宅在家中出现的情绪波动?祝敏健建议,可以制定一个可完成的计划、列一个生活清单,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看书、听音乐、写字,或学习一项新技能,尽量让自己享受这个过程。寻求一种稳定的支持,跟家人或朋友一起做家务、聊天。独居的人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亲人和朋友保持规律联系,也可以通过每天一小时运动来保持身体活力。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抗击疫情智能心理咨询公益平台”,点击顶部图片“战‘疫’小天使”获取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