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西路提升改建工程

(记者 朱筱) 12月1日上午9时,天空飘起了小雪,记者驾车从西溪八方城前往浙一余杭院区。雨雪天气,道路湿滑,路上的车辆都放慢了速度,本想体验一下城西互联网公司上班的早高峰,但近7公里的路程只遇到了6个红绿灯,大部分路程都在宽敞、明亮的隧道里畅行,20分钟不到,记者就顺利到达了医院。

对于城市而言,道路就像人的经络。串起“经脉网络”,有序推进城市路网建设,是发挥城市路网整体效益、方便市民出行的有力保证,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注脚。余杭交通经过“阵痛期”,焕发出全新活力。

文一西路两侧密布大大小小几十个科技创新园区,串联起重量级产学研高地,尽揽阿里、字节跳动、钉钉等国内互联网巨头总部,成为生态一流的创新创业大道。因此,文一西路不仅是未来科技城的“主轴线”,更是城西科创大走廊和余杭区尤为重要的“大动脉”。

“曾经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宇宙都有尽头,但文一西路没有’。”市民洪女士是未来科技城互联网企业员工,每天依靠文一西路上下班的她,从前日常开车通勤要2个小时,“一个又一个路口,一幕又一幕拥堵,每天都是生活里摆脱不掉的坎儿。”

城西为什么堵?又该如何缓解?“作为裂变新生的高能新区,余杭的交通体系正处在大规划大建设大提升的重塑期,拥堵的背后,是大量人口涌入和城市建设加快脚步的写照。”余杭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12月,文一西路提升改造工程开工。施工占用车道,一定程度加剧了拥堵。经过一年半的阵痛期,2022年6月30日,文一西路隧道正式开通试运行。隧道全长约7.28千米,采用隧道+地面快速路型式,隧道内部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80千米。“现在开车上下班畅快多了,改造后的文一西路两侧景观绿化也很好看,一路风景,让通勤成为一种享受。”洪女士说。

据悉,为满足人民群众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近年来,余杭不断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完善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功能,构建互联互通、快速顺畅的城市路网。随着一大批交通工程的陆续完工,余杭的交通情况也有了较大改变。

5月底,五常大道、余杭塘路提升整治工程相继竣工,作为余杭市民主要出行道路通道,两条道路都做了路面加固拓宽、绿化景观升级、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让出行更加便捷、舒心。

“这条路终于修好开通了,之前大货车比较多,路被破坏得比较严重,我们开起来也比较颠簸。现在彻底改头换面了,上下班也更方便了。”家住仁和,上班地点在良渚的曹师傅欣喜地说道。9月,运溪地面路(104国道)迎来了全幅双向正式开通,通行效率和路域环境都有了显著提升。“高架+地面”的立体交通网络,方便了沿线居民前往未来科技城、余杭街道方向,有助于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以交通畅达为抓手,余杭正全力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新中心,不断织密、提升、优化的现代化综合立体路网,推动共同富裕美好图景转化为市民群众可感可及、可触可亲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