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漕雅线

径乐社区服务中心助餐点

婴幼儿成长驿站

智慧养老院驾驶舱

大径山集散中心

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

环浙步道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百姓小事,民生大事,将对百姓的承诺落细落小落实,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践行。今年,径山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温度投入了众多民生建设工作:全面推动多样化、普惠型服务有效供给,全域建成智慧型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全覆盖推进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加快建成“15分钟‘一老一小’服务圈”,全力升级为民服务2.0版。径山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不断书写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富的“径山幸福里”,为余杭加快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中心”贡献径山力量。

组稿 吴一静 张烨 刘焕根

兜住民生保障底线  提升服务温度

住在径山镇的单金德已经85岁了,是一位会拉二胡、喜欢唱歌的老人。老人不太会用智能设备,最近却养成了一个新习惯——“刷脸”用餐。每天中午11时30分左右,单爷爷就从家里出发,悠闲地漫步至径乐社区服务中心助餐点。到了助餐点,只要往人脸识别设备的摄像头前一站,几秒钟就能完成选定菜品—刷脸—扣费打卡。不到2分钟,助餐点工作人员便端来了盛有丰盛菜肴的餐盘。

单爷爷说:“孩子们都需要上班,以前我的一日三餐常常是凑合,现在到餐厅就餐,不仅每天有十几种菜品可供选择,更重要的是刷脸方便快捷,也让我这个老头儿体会到了一把科技的甜头。”

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助餐需求,径山镇引进了“云上养老数字平台”,利用前端智能人脸识别设备,智能识别分析老年人的用餐补贴比例,数据实时上传至“云上养老数字平台”,便于老人充值、政府统一结算;针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特殊老人群体,智慧刷脸系统还能显示菜品营养成分;针对失能失智老人,平台定制营养菜单,由专人给老人送餐上门。“云上养老数字平台”上线以来,已提供各类服务6000余次。

对于如何守护老年人的“金色年华”这一命题,径山镇已经通过打造“5181金色年华”养老服务品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这“5181”具体是什么?即形成助浴、助餐、助洁、助行、助医5大服务,金色年华1个品牌;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乡贤志愿者队伍、村社退役军人服务队(桥头社区)、心理咨询服务团队、法律援助服务团队、专业社工服务队、医疗保健服务团队和退休老干部服务队8支队伍;有具体的监督和服务效果的反馈1大机制。

目前,径山镇已启用多功能邻里中心1个,居家养老照料中心14家,实现老年助餐点全覆盖,推进智慧养老服务,还在建设全区唯一的省级智慧养老院。常态化举办群众健康卫生宣传讲座,改造启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分级诊疗。径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让老年人在径山感受到温度与幸福,也带动径山朝着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共同富裕示范地”标准提升迈进。

改善民生,要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一老一小”就是典型。径山镇不仅实现老有颐养,同样聚焦“一小”,实现幼有所教。新增开设3家婴幼儿成长驿站,利用成长驿站,邀请专业老师定期不定期组织婴幼儿家长开展养育技能提升专业课堂,打造“15分钟品质幼托服务圈”。值得注意的是,径山镇高度重视新生儿出生家庭访视,医务人员和村社干部主动到户了解情况,对婴幼儿不同成长时段不同需求开展健康服务。此外,径山镇还创建“一园一品”特色,依托径山花海、特色农业产业园、省级粮食功能区、长乐林场等特色景点,在自然课题研究、教研探讨、资源共享、氛围营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沉浸式宋韵文化点茶体验”课程,引导儿童在游学的过程中对千年径山文化的认知和自然季节观察能力提升,持续推动径山儿童友好基本单元建设。

今年,径山镇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关爱,发放低保、低边、特困、助残等各类社会救助金2100万元,完成23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还在全镇15个村社合理布点,场地融合建设“社会救助联合体”,线上依托省大救助信息系统助联体应用场景,线下统筹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救助部门资源,推动救助配置精准化和服务专业化,切实惠及困难群众。同时,在欠薪领域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确保我镇劳资领域平安稳定,努力维护农民工权益。

公共配套建设提速 添彩高品质生活

踏过山道阶梯,越过蜿蜒小径,沿途溪流、竹林、高山茶园等风景不断切换,山间美景尽收眼底……如果说,有一条路能称得上是“余杭西部最美公路”,那一定是漕雅线。漕雅线全长19.134公里,起点为径山镇漕桥,终点为鸬鸟镇雅城,沿线设置3个驿站和1处旅游集散中心,将山水见公园、径山花海、双碑廊、洗心庭等景点串珠成链,名副其实的“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今年,漕雅线上榜全省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

这是径山镇近年来不断优化农村路网结构,提升道路通行水平的成果。今年,径山镇完成大舍-俞顺路、长径线-宋村、毛潘线-李家村等全部14条四好农村道路挡墙、排水沟、路面浇筑、护栏路灯安装等工作。

除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径山镇健康步道建设一直走在前列。今年4月,作为总长2019公里环浙步道的零号起点,环浙步道径山样板段正式启用。环线全程6.8公里,累计爬升约420米,有序串联起村庄、景区、服务站等,形成立体复合景观廊道。

“我是一边慢跑,一边构思要去的观景平台、沿线景区景点,坐下休息时用‘环浙步道’App和小程序扫一扫步道指引柱罗盘上的二维码,所处位置、周边特色餐饮、景点、文物古迹及民宿等就都在眼前了……”家在华兴路附近的陈先生已把到环浙步道径山示范段锻炼当成了新习惯,并对这种“体育+文旅+科技”的综合体验称赞不已。如今,环浙步道已成为多项文体比赛举办地。

与此同时,4.5公里径山北绿道已基本完成,4.5公里中苕溪绿道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镇级验收;16.8公里2022年杭州大径山绿道专项正在稳步推进中,实现步道(绿道)互联互通,惠及游客及群众的健康步道体系已基本建成。此外,径山镇今年还新增停车泊位超过100个,优化农村公交线路,缓解停车难问题,提升农村公路亮化水平和农村公交通达性。完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位整治50个,提升城市道路斑马线10处,安装减速带800米,设置凸面镜15块,降绿点位30个。

不久前,陆羽文化街区周边环境整治也已完成,整体提升了500平方米水系及景观绿化,新增了智能景观亮化系统套并增加文化植入,提升了陆羽街区文化内涵。

有了健身步道、文化街区、文体中心等硬件场地,径山镇多维拓展,围绕“艺术乡建”,创建径山画院、培育艺术民宿、重现宋韵民居,打造了一批乡村艺术场景;紧紧围绕径山文化特色,举办艺术活动、发挥文艺乡贤引领作用,展现径山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充分发挥余杭区文化管家制度的优势,着力提升“三团三社”水平,打造文化惠民品牌,培育具有新时代特征、径山印记的共同富裕精神文化。今年,径山镇举办了“犀牛杯”篮球赛、“送戏下乡”等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布展恢复了中共临余工委旧址,实施省级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为市民游客提供文旅体验新玩法,打造“15分钟品质文体生活圈”,推动文体惠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文化强镇。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增进百姓福祉

今年初,余杭区首个村级乡贤联谊会在径山村成立,募集550余万元用于当地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等,吸引青年人投身径山,有效激发创业新动能。今年8月,径山镇发布了“共富25条”,紧紧围绕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精神与径山实际情况,从促进农文旅融合、扶持径山茶产业、支持人才创业、盘活闲置资产、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为径山共富建设注入活力。《打造“三三三”共富治理体系,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社会治理先行示范”领域最佳实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共同富裕示范区观察点(余杭)”落户径山……今年以来,径山镇一直稳扎稳打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工作。

自从去年径山镇成立村企共富联盟和共富发展基金,建立以小古城、径山、前溪为核心村,辐射带动全镇15个村社的3个“乡村新社区”,正式开启了以“乡村新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共同富裕路径探索。一年来,径山镇制定实践了“村·村抱团”“村·企携手”“村·民协同”的“3×N”共富机制,推进共富模式创新,试点探索成员村合作成立强村公司,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余杭乃至杭州的生态赋能型乡镇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发展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还要让百姓真切感受到变化。这一年,径山镇着力推进农民“扩中”“提低”,全镇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0万元-60万元的比例从2020年的38.21%提升至2021年的43.77%,扩中提低成效明显;大力做强村集体经济,今年上半年,径山、小古城、前溪三个乡村新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完成年度计划比率分别为67%、69%、70%,同比增长40%、18%、20%。

眼下,径山镇提出争当“全域共富”先行地,将在乡村新社区共富基本单元基础上,重点聚焦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跑道,创新谋划“组团化发展、品牌化运营、绿色化转型、数字化赋能、雁阵化引领”五化协同探索村集体经济壮大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