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坚 黄湖微融媒体中心 姚玲玲) 美好生活怎么过?自然教育就怎么做?前日,第四届中国自然科普教育高峰论坛在黄湖镇青山村举办,业内专家学者、相关企业代表围绕“自然教育推动共同富裕的生态社区”主题展开讨论和分享,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献计献策。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主办,分析探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生态产业价值转化、自然教育推动生态社区、乡村运营人才培养等论题,或现身说法,或头脑风暴,剖析黄湖实践样本,普及自然教育理念、方法和途径,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坛现场启动“学前教育社区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生态厨房”等项目,黄湖镇中心幼儿园、杭州树兰幼儿园等8家单位获第一批生态文明幼儿园实验园授牌,黄湖镇等获生态社区先行先试单位授牌。
本次高水平论坛举办地为何会选择黄湖?青山村的生态文明探索与实践给出了回答。
2015年,黄湖镇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万向信托等社会力量合作成立全国首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在青山村试点探索水环境保护受益者付费机制,当地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随后,自然研学、美学教育、户外运动等一批文旅新业态相继落户青山村。2020年,黄湖镇启动未来乡村实验区建设,通过构建集环保、公益、商业、金融为一体的“生态+”发展协作平台,以小于100万的公益投资撬动近3亿元的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经济发展,积极构建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2021年,黄湖青山案例纳入国家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并代表浙江作典型发言。
黄湖镇党委书记陈国强表示,将以论坛举办为契机,推行高水平的自然教育,更好地推动绿水青山生态价值转化,助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