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赣鹰) 让“山”与“海”的力量激情交融,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美好相拥。这十年,杭州和衢州、余杭和柯城站在杭衢一体、战略协同、产业共兴、环境最优的高度,坚持把推动绿色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把促进民生福祉作为落脚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山海协作实质化、高效化、特色化,不断拉高新标杆、推动大协作、培育新动能、共建大产业、做好大服务。

体现真情实意、真招实招

和真金白银“三个真”

走进位于文一西路1001号的衢州海创园,11幢建筑楼体鳞次栉比,在永胜港河道映衬下熠熠生辉。作为浙江省第一个跨行政区建设的创业园区,5年多来,衢州海创园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人才集聚的新高地、山海协作的新典范,为衢州和柯城集聚高端要素和引进新兴产业打开了新通道,也为杭州和余杭优势产业延伸扩张提供了良好空间支撑。目前,衢州海创园产业项目已延伸涵盖衢州市全部6个山区县。

基于数字赋能理念,园区正在强化企业入驻、绩效评价、行政审批、政策申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功能。在这里,“中电海康-衢州”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培育中心、复旦科技园国际创新中心、启迪科创集团海创园科创中心等高新技术平台型项目正加快落实。其中,中电海康集团是一颗耀眼明星。

(下转第2版)    (紧接第1版)眼下,衢州打造四省边际数字经济桥头堡的重点项目——中电海康智慧网联交通产业园已完成土地招拍挂,中电海康集团将充分利用好衢州“四省通衢之州”的区位优势,发挥自身在产业布局、科研创新、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打造消防产业总部和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基地,在智慧消防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度拓展市场。

2018年3月,余杭和柯城两区签订山海协作升级版协议,余杭在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块出让15100平方米楼宇空间支持打造柯城科创园,享受余杭区“同城待遇”,此外,入驻项目的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全额返还柯城用于产业发展。2019年1月,柯城科创园正式交接开园,两年后入选首批省级数字经济“飞地”示范基地名单。柯城科创园还探索了“科创飞地”复合“消薄飞地”的路径。柯城区整合扶贫资金3284万元,量化股权到区内86个经济薄弱村,购买科创园3609平方米物业作在余杭的“消薄飞地”。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余杭区已返还“科创飞地”和“消薄飞地”收益共1901.046万元。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这句千年前的苦痛追问在今天得到了幸福应答。跨越200余公里的地理空间,杭州和衢州、余杭和柯城山海携手,为“山”这边发展提供了新引擎、真捷径。两地积极探索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了产业承接、要素配置有效贯通,充分体现了山海协作的真情实意、真招实招和真金白银。

不断探索乡村协同发展“共富经”

近年来,余杭柯城两区叠加各自优势禀赋,共同打造“乡村振兴共同体”,积极探索乡村协同发展“共富经”,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山海通途”。一幅“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引得进产业、带得动致富”的幸福画卷正在柯城乡村铺展开来。

沟溪乡余东村是杭州市结对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两年来,围绕“一幅画、一篮菜、一盏茶、一棵树、一碗面、一口窑”“六个一”产业,余杭、柯城两地以余东村为中心,打造辐射周边斗目垅村、碗窑村、碗东村、五十都村的乡村振兴联合体(示范带),“余东村+余西村”的农民画、碗窑村的窑瓷、斗目垅村的德门龙手工面等产业都成为两地山海协作项目组成部分,一系列文创空间在“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沿线乡村陆续落地。

为把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的优势和长板拉长,余杭区优化援建资金投向,加强资金、项目、资源一体化配置,为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按需赋能和导流助力。持续激活乡村情结、乡村魅力、乡村体验,持续探索创新做大乡村流量和产业增量的特色模式和方法,逐步推动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从单点建设向连片打造迭代升级。在山海协作机制催动下,柯城乡村振兴方阵不断壮大,模式更加丰富,辐射范围更广,帮扶效益更加显著。

谈起山海协作带来的变化,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晓勤感慨不已。他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以种植水稻、柑橘和扎龙灯狮灯手工业为主,如今这里已做活一条时尚的农民画产业链。短短3年时间,余东村农民画和文创产品年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也同比增长150%。

农民画给村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富足,还有精神上的自信自强,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余东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山海协作项目还改善了村庄环境及风貌,完善了村庄公共服务功能,建成了智能化大数据平台“乡村大脑”。未来,余东村将在山海协作推动下更好地打响村庄品牌,讲好新时代柯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