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卫生单位、各学校,区疾控中心、区卫生健康执法队:

为推进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有关学生卫生工作战略部署,根据国家、省市对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任务,结合《杭州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杭州市关于加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杭教德体卫艺〔2019〕6号)和《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杭州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方案〉的通知》(杭卫办〔2021〕36号)文件要求,特制订我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相关问卷调查不涉及学生(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相关监测数据只作为政府部门工作时的参考依据,不得擅自发布。

方案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余杭区疾控中心联系,联系人:戴侍倢,联系电话:89180229。

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健康局      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

2021年9月3日                    

杭州市余杭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

为推进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有关学生卫生工作战略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的任务要求,进一步落实《杭州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杭州市关于加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杭教德体卫艺〔2019〕6号)和《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杭州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方案〉的通知》(杭卫办〔2021〕36号)文件,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我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的

依托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平台,持续开展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工作,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二、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一)监测范围

全区须选择9所学校(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高);根据工作需要,可再选择1所大学,按省市级监测方案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

根据本区实际,合理布局区域监测网络。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1.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

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内容包括卫生、教育部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和合作机制,辖区学校基本情况、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疾病防控情况等。中小学校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情况,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投入,医务室、保健室和校医配备,学生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学生常见病及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体育运动和食品营养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2.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

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级、大学一至三年级开展健康筛查,内容包括学生常见病和生长发育情况,掌握学生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贫血、沙眼等常见病及青春期发育情况,评估学生群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水平。其中近视监测在每个年级至少监测80名学生,即每所小学至少抽取480名学生,每所初中、高中和大学至少抽取240名学生。

幼儿园仅开展近视监测工作。幼儿园大班以整班为单位开展调查,每所幼儿园至少抽取80名5岁半至6岁半儿童进行监测,不足部分需由附近幼儿园补充。

3.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适时开展。

4.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

对参加学生常见病监测的中小学校进行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实地调查,了解环境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每所学校选择6间监测班级教室,对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声等方面开展现场测量,评估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对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内容提出整改建议。

三、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干预

(一)干预对象和范围

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学校针对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在学校、家庭和学生中开展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干预以及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干预内容和方法

依托杭州市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及本区此方面的专家,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及社会全体人群,以全国爱眼日、学生营养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为契机,以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及新冠肺炎防控为重点,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1.专家技术指导行动

组织学生常见病防控专家组,定期到学校对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新冠肺炎等传染病、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宣讲,对学校校医、保健老师、健康教育人员、体育教师、后勤和餐饮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知识技能水平,将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2.学校卫生标准普及行动

对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学校校医、教师和后勤管理采买人员进行学校卫生相关标准的宣贯,将标准融合到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中,指导学校落实。

3.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

每学期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把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手卫生习惯、咳嗽礼仪、正确佩戴口罩、科学用眼、合理作息、足量运动、良好姿势、均衡膳食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4.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

依托监测项目发现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和学校卫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学校改善教学、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落实学校卫生各项制度,加强学校传染病报告、晨午检、因病缺课/休学登记和追踪随访等工作、改善学校视觉环境,提高课桌椅符合率,降低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发生风险。

5.健康父母行动

促进家长重视学生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工作,掌握传染病、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保证足量体力活动时间,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减少静坐、视屏和课外补习时间,关注家庭室内照明条件,配备符合孩子身高的桌椅,提醒孩子保持正确坐姿,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科学安排膳食,保证孩子生长发育需求,控制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保障充足睡眠时间;对健康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真实报告孩子患病情况、控制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避免传染病流行。

6.重点人群关爱行动

建立“学生-家庭-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实施个性化管理,定期监测随访,做到早发现、早关注、早预防、早治疗,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督促其改善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消除因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而产生的不良心态,增强信心,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整合医疗资源,医防结合,延缓疾病发展趋势,降低危害。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单位和部门要始终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摆在首要位置,强化总体设计、组织保障到位、落实措施到位、督促指导到位,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顺利实施。

(二)协调配合,保障经费

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将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作为公共卫生工作重要内容,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切实保证监测和干预工作所需经费,加强人员和设备保障力度,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地要将监测发现的主要学生健康问题及建议,及时报告区政府。

(三)健全机构,提升能力

把学校卫生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建立队伍,加强培训,配齐设备,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能力。同时,疾控部门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校医/保健老师等相关人员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监督考核,督促落实

各单位和部门要将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技术指导、检查、考核、评估制度,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顺利开展,保证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评议考核要求,全面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

五、质量控制

各单位和部门要规范学生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监测数据采集、管理、应用工作,适时进行干预评估,确保监测质量和干预的有效实施。科学选择监测地区,设置监测学校,确定监测对象,使用符合要求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严格按照干预方案开展干预活动。在全区要对监测及干预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加强检查指导。卫生健康部门对入校专业机构进行审核,与教育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并选取5%的学生进行现场复核。有条件地区可采用电子问卷进行现场问卷填写。

六、数据报送和报告提交

每年6月根据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教育局制定下发的年度监测方案,并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监测点校由区教育部门联合卫生健康部门确定并于每年8月中旬报市教育局与市卫生健康委。

每年9月10日-10月10日,结合常规学生体检工作,组织开展现场检测、调查和质控,接受市级相关部门组织的督导工作。各学校通过浙江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评价系统上报至省疾控中心。10月11日-10月28日录入调查问卷,卫生健康部门汇总分析辖区数据,计算近视率。10月29日-10月31日,区卫生健康局联合教育局将辖区监测点近视率数据上报至区人民政府,经确认同意后报送至市卫生健康委,区疾控中心负责将辖区所有数据审核汇总后报送至市疾控中心。

本方案未尽事宜,依照省市对应的监测方案执行。

分享到: